鼻部疾病
鼻出血鼻出血又称鼻衄,多因鼻腔局部病变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也可为持续出血;轻者为涕中带血,重者喷射样出血甚至引起出血性休克。儿童和青少年鼻出血大多在在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即利特而区。青年人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见于鼻腔后部。其常见的原因包括外伤,局部粘膜糜烂,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和鼻咽肿瘤,各型鼻炎、鼻窦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出血性疾病,营养障碍和维生素缺乏,肝肾疾病,内分泌失调,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诊疗:1、鼻出血时不要惊慌,可用手指压紧出血侧和鼻翼,必要时可用干净棉球用凉水浸湿放入鼻腔内再行按压,出血不止要立刻送医院处理。
2、关键要发现出血点,可以在普通鼻镜检查,或经鼻内窥镜仔细检查,以发现隐藏的出血部位,少量反复的出血必须排除鼻咽癌及其它恶性肿瘤。
3、少量的出血可以局部应用呋麻滴鼻液。或者应用红霉素眼膏治疗粘膜糜烂。
4、出血较多时可以应用微波、激光或者药物烧灼治疗。
5、以上方法无效时可采用鼻腔填塞,常用凡士林纱条经前鼻孔填塞,后部出血时有时要用前后鼻孔填塞法,这时候病人多须住院观察,以防止并发症。
6、对鼻中隔前下方反复出血,可考虑鼻中隔粘膜下剥离术或划痕术,出血猛烈时,有时须做动脉结扎手术。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多为鼻外伤所致。最常见症状是鼻出血和局部疼痛,也可以有鼻塞
。诊疗:
1、首先确定有无骨折,X线鼻骨拍片检查,可以确诊。排除脑外科情况,检查有无脑脊液鼻漏。
2、单纯鼻骨骨折无移位者不需处理,给予鼻腔止血即可。
3、发生外鼻畸形者应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鼻骨复位。(最好在受伤后2~3小时内或10天内进行,超过两周者,因骨痂形成使复位困难。由于未及时整复后遗畸形者,有时需行成形术矫正。)
4、闭合性鼻骨骨折的复位可在门诊进行:开放性鼻骨骨折多须住院手术治疗。
5、适当给予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6、鼻中隔偏曲者可择期手术矫正。
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和花粉症即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两种。一般均俗称为过敏性鼻炎。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但临床表现与上述两型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或来自体内(内分泌、精神方面),故有人看作是变应性鼻炎,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脱敏疗法、激素或免疫疗法均无效。 病因:变应原引起,主要为吸入物,其次为食物。常见吸入变应原有屋尘、螨虫、昆虫、羽毛、上皮、花粉、真菌、植物纤维、化学物质。食物中常见变应原为面粉、奶、蛋、鱼虾、花生、大豆等。变应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有,易见于年轻人,典型症状为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清涕和鼻塞。
诊疗:
1、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尽可能避免接触致敏原。
(一)吸入性变应原:如室内外尘埃、螨、真菌、皮毛、羽毛、化学物质等,多引起常年性发作;花粉等引起者多为季节性发作。
(二)食物性变应原:如面粉、鱼虾、牛奶、鸡蛋、花生、大豆等。
(三)接触物如化妆品、假手饰、油漆、酒精等。
2、我院采用局部治疗鼻清洗、弱激光等改善鼻黏膜功能,无副作用,是现在新兴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3、药物疗法:
包括
①抗组织胺药物:口服药物包括酮替芬、氯雷他啶等,息斯敏对心脏有毒性,应慎用。还有局部用药如立复汀
②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③皮质类激素多局部应用,效果较好者如辅舒良、伯克钠,雷诺考特等。亦可氢化可的松眼水加少量呋麻液滴鼻。
4、脱敏疗法。
5、可用微波、激光、等离子局部烧灼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部分有效。
6、手术疗法: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神经切断术,以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
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
病因:
1、局部原因
⑴急性鼻炎反复发作。
⑵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的影响。
⑶临近感染病灶的影响。
⑷鼻腔用药不当。
2、职业和环境因素。
3、全身因素
⑴多种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
⑵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C缺乏。
⑶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鼻粘膜水肿,妊娠期鼻粘膜充血肿胀称为妊娠性鼻炎。
⑷烟酒影响及过度疲劳等。表现: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表面光滑下鼻甲柔软肥大,压之缩小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多、头痛等症状,肥厚性鼻炎可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单纯性鼻炎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
诊疗:
1、找到自己的发病原因并针对其进行自我治疗保健。
2、解决鼻塞问题,可用呋麻液滴鼻,每日3次。
3、鼻塞重时可选用激光微波等离子凝固治疗。其中等离子为近年新兴的治疗手段。但是损伤鼻腔粘膜是其缺点。
4、手术疗法,主要对骨性肥大性鼻炎,可做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内窥镜动力系统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在黏膜下手术,充分保护了鼻甲黏膜功能,是现在最佳手术方法。
5、鼻腔内滴药方法:患者仰卧床上,肩下垫枕,颈伸直,头尽量后仰,与身体呈90度角,滴入鼻内,每侧可2-3滴,等待3分钟左右后起身,这样可以防止鼻腔内药水进入咽部。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或呈不规则的偏曲,并引起鼻功能障碍产生症状者,如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头痛,鼻出血及流脓涕等。但鼻中隔正直者甚少,如无功能障碍,可不要处理。常见的病因包括包括:鼻外伤,发育异常,鼻腔鼻窦内肿瘤异物压迫等。
诊疗:
1、确诊为鼻中隔偏曲且有上述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应考虑住院手术治疗。
2、须与鼻中隔粘膜肥厚及慢性鼻炎相鉴别。
3、手术包括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或者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分为慢性卡他性鼻窦炎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慢性炎症,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迁延而致。感染、变应性鼻炎也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来,因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引起鼻窦引流障碍被引起广泛重视,并因此开展了功能性鼻内窥镜下的鼻窦炎手术。
诊疗:
1、主要症状为:粘脓涕、鼻塞、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有时可有耳鸣、耳聋,病程超过6-8周,如果病程较短,可能为急性或者亚急性鼻窦炎。
2、一般的治疗包括呋麻液滴鼻、抗菌素及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等.
3、我院从国外引进鼻腔鼻窦冲洗器,进行鼻清洗和弱激光治疗药物直接作用到鼻腔鼻窦黏膜,无痛苦、副作用小、疗效确切。
3、如果一般治疗效果欠佳。应进行详细的鼻内窥镜下鼻腔检查或者鼻窦CT检查,主要了解有无影响鼻窦引流的病变。
4、手术治疗,包括去除除病因的手术,(如高位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对肥大或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若有鼻息肉则行鼻息肉摘除术)、筛窦上颌窦根治术。
5、目前较流行的手术方法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此方法手术损伤小,符合正常生理解剖,效果较好。如有可能尽量行此手术。
鼻息肉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是由鼻部粘膜长期水肿所致,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是其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可为渐进性持续性鼻塞、多涕、嗅觉障碍、头痛及听力下降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多数为多发性及双侧性。病史较长的双侧息肉过多过大时,外鼻可发生畸形,鼻背变宽而膨大形成“蛙鼻”。
诊疗:
1、鼻部有不适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2、一般门诊检查即可确诊。诊断后一般应做鼻窦CT扫描,了解病变范围。
3、鼻息肉在鼻腔可见,但一般都是在鼻窦中长出。治疗时主要为手术切除,并注意同时治疗鼻窦炎,必要时鼻窦根治手术。防止复发。对初期的病变也可以酌情考虑口服激素治疗。
4、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技术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使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
5、必须强调手术后的随访及用药,这对预防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非常缓慢的鼻病,多发于青壮年,青春期开始,女性较多。轻者鼻粘膜干燥、结痂、上皮变性,长称之为干燥性鼻炎。重者粘膜及鼻甲骨质萎缩。严重而伴有典型恶臭者,称臭鼻症(ozena)。病因可能为全身因素如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免疫功能紊乱等,也可以是局部原因如手术切除鼻甲过多、慢性炎症粘膜营养障碍或鼻内血循环受到阻碍等。主要表现为鼻及鼻咽部干燥感、鼻塞、鼻出血、头痛、头昏、鼻内脓痂多、嗅觉障碍、恶臭、等。
诊疗:
1、进行耳鼻咽喉科详细检查,排除肿瘤可能。
2、治疗采用全身和局部综合疗法。全身治疗: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局部治疗:清洗鼻腔、局部抗炎、湿润粘膜、禁用血管收缩剂,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3、清洁鼻腔:用温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500~1000ml冲洗鼻腔,去除脓痂,以利于局部用药。若脓痂不易清除可用镊子轻轻钳出。
4、鼻腔用药:常用润滑性滴鼻剂,如1%-3%链霉素溶液、复方薄荷油、液体石蜡、50%蜂密、清鱼肝油等。
5、维生素疗法:多种维生素,以维生素B2、C、E效果较好。
6、手术疗法:对久治无效者可试行。目的在于使鼻腔缩小,减少空气吸入量,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