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跟我们平常提的“便秘”有何不同?

  所谓的“慢性便秘”有一套诊断标准,指的是在过去的半年时间内,发病时间超过3个月,连续出现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不尽、大便次数减少等症状。而我们平常所说的“便秘”,其实在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发生,持续时间短、次数少,属于普通便秘。所以,诊断“慢性便秘”,要注意三个关键词,即“过去半年中”,“连续3个月”、“每天都便秘”;另外,一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或每天排便但均为硬便,排出困难甚至个别患者需要使用开塞露甚至用手抠出,也都是慢性便秘的症状之一。

哪些人群容易与慢性便秘结缘?

  一般来说,慢性便秘常见于女性、高压力人群和饮食、生活不规律者。比如,年轻人若食用青菜、水果少、喝水少,运动量少,极有可能被便秘缠上;而老年便秘患者,因年龄增长,各个器官系统衰退,胃肠道动力减弱,有些还伴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极易引发便秘

患上便秘自己解决对不对?

  很多人觉得便秘是小事,不需就医,单纯以为泻药或保健品就可以解决便秘问题,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正确。若年轻人便秘,发病时间不长者一般都不主张先检查,而是先从饮食、生活方面调理:多吃青菜水果、多喝水(每天2升到3升以上),适量运动,建立良好排便习惯等。“结肠反射”是形成良好便意的先决条件,晨起两小时以内或每餐饭后肠道蠕动收缩时,均为排便的良好时机,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若老年人便秘,则要区分原因,例如糖尿病人首要是调控好血糖;高血压病人则要控制好血压,加用药物辅助;帕金森病人本身或治疗帕金森药物均会导致便秘,则要区分原因来用药。

不能长期滥用刺激性泻药

    须强调的是不能滥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对这些刺激性药物的依赖甚至失效。对于便秘患者一旦停用此类药物,便秘症状往往加重,长期使用可能损害肠道内神经节导致更顽固的便秘。此类制剂含有蒽醌,长期摄取后在结肠粘膜下有黑色素沉积,形成所谓的结肠黑变病。乳果糖这类缓泻药,是不被吸收糖类的电解质混合液,可以软化大便,使之易于排出,而且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具有温和的缓泻作用,虽然起效较慢,但可以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

便秘的综合治疗

    治疗便秘需要从多方面做起,除了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其他大部功能性或非器质性便秘主要从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做起。

    生活和排便要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忽视便意,一开始就应认真对待,有便意应及时排便,不可硬憋。保持规律生活、充足的睡眠和开朗乐观的心态,对预防便秘有重要意义。避免久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加强结肠活力,促进肠蠕动。多食用新鲜蔬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纤维需吸收水分才能在肠腔中起通便作用,故每日可饮水3000~5000ml。治疗肛周疾病对便秘也起一定效果。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