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儿童药膳调理妙招
【原料】党参、茯苓各10克,生姜2片,粳米30克,食盐少许。
【制法与用法】党参、茯苓、生姜洗净,生姜还需切片,加水煎煮取汁,备用。粳米加水煮粥,粥成后加入药汁,再入食盐调味。分2~3次食用。
【适用人群】益气温中、健脾养胃。适用于偏脾虚质儿童气虚中寒、脾胃不足出现倦怠无力、面色萎黄、食量减少、微有干呕、大便稀薄等不适的调养。亦用于儿童脾胃虚寒型胃炎所致胃脘痞闷、脘腹冷痛等病症的调治。
【组方诠解】方中党参、茯苓味甘性平,主入脾经,党参具健脾益气之功,茯苓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之效;生姜开胃醒脾、和胃止呕,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全方合用,具益气温中、健脾养胃之功,宜于中焦脾胃虚寒诸症的调理。
【原料】党参30克,白术45克,炙甘草15克,白扁豆60克,砂仁15克,藿香45克,厚朴30克,木瓜45克,半夏60克,赤茯苓60克,杏仁45克,茶叶120克。
【制法与用法】以上各味共为粗末,每次3~6克,沸水冲泡,或加生姜2片、大枣3枚煎汤。代茶饮用。
【适用人群】健脾益胃、理气开郁、消食化痰。适用于偏脾虚质儿童脾胃虚弱、饮食痰湿积滞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水较多、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等不适的调养,或有恶心呕吐或有大便溏泄等病症的调治。
【组方诠解】本方又名“六和茶”,方中党参、白术、甘草与茯苓即补气名方“四君子汤”,与扁豆均属甘温,具健脾益胃之功,白术、扁豆尚能和中化湿。砂仁、藿香、厚朴、木瓜辛温,有理气开郁的作用,砂仁行气和胃,尚能缓解胃肠胀气、减轻脘腹疼痛,调中醒脾,可健胃开胃、增进食欲。半夏、赤茯苓、杏仁、茶叶具利湿化痰之功,茶叶还能消食、化痰、除湿、清热。诸味合用即奏健脾、益胃、理气、开郁、消食、化痰六效于一方,对上述诸症均有良效,故名“六和茶”,可用于脾胃虚弱、饮食痰湿积滞诸症的调理。
【原料】山药、茯苓、莲子、生麦芽、槟榔各15克,山楂20克,鸡内金30克,鸡蛋若干枚,盐、酱油、香油、小葱各适量。
【制法与用法】上述材料,除鸡蛋和调料外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次取3~5克,加鸡蛋1枚、清水适量、盐少许,调匀上笼蒸熟,出锅后加适量酱油、香油调味,小葱切段做菜头即可。随意食用。
【适用人群】补脾益气、消食开胃。适用于偏脾虚质儿童消化功能不足而饮食过量或儿童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大便溏泻等不适或病症的调理。
【组方诠解】方中山药、茯苓、莲子,均为健脾益气、增强胃肠消化功能的治本药食两用品种;生麦芽、山楂、槟榔、鸡内金,均为消食导滞、帮助胃肠消化的治标药食两用品种;鸡蛋可增强健脾益气的功效,鸡内金“以脏补脏”,既可消食,亦可增强健脾益气的作用。全方有补脾益气、消食开胃的功效,适用于儿童消化功能虚弱的调理。
图文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