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调理

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高血压。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较低,分别低于50%、40%和10%。钙拮抗剂、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故治疗要达标: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压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和稳定型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一般血压目标为<140/90mmHg。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质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措施如下:  1、减少钠盐摄入。钠盐可明显升高血压,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主要措施包括:①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每人钠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d,可使收缩压下降2~8mmHg;②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③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④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⑤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2、控制体质量。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当降低升高的体质量,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明显降低血压。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用量。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质量的有效方法。减重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以每周减重0.5~1.0kg为宜。对于非药物措施减重效果不理想的重度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药物控制体质量。 3、不吸烟。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不仅戒断困难,复吸率也很高。因此,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并指导患者寻求药物辅助戒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同时也应对戒烟成功者进行随访和监督,避免复吸。 4、限制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所有患者均应控制饮酒量,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g(男性)、15g(女性)。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或葡萄酒(或米酒)或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100和300ml/d。 5、体育运动。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每天30分钟左右);而每周则应有3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3个阶段:①5~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②20~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③放松阶段,约5min,逐渐减少用力,使心脑血管系统的反应和身体产热功能逐渐稳定下来。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均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而定。 6、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过度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明显增加心血管风险。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A型性格(一种以敌意、好胜和妒忌心理及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