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能把大手术变成小手术吗?

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微创手术”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渐渐从医生和病人的集体抵制转变成了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各种级别学术会议上,开放手术演示,诊治研究似乎拿不上台面。诊所、医院、甚至公交站点、大街广告牌上、以及各种媒体的宣传上,随处可看见、听见:微创、微创、还是微创!加之厂商高强度的商业推广模式,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的视频演播,极大地吸引了外科医师的职业注意力。外科医生热衷于追求"漂亮的手术"、"无血的手术"而忽略了外科技术以外的非技术技能的培养。 临床上经常会有患者或家属提出这样的问题:医生,病人年龄大了,而且身体不好,手术又这么大,可不可以用“微创手术”治疗?这样小手术就可以解决了。你会怎么回答呢? 老百姓甚至医生已经被洗脑的忘了还有微创之外的手术,于是形成了一种风向:需要手术治疗的必微创!长了个疖子、摔折了腿、胳膊折了、脑袋掉了都要微创,于是才有了葛优搭档潘长江、蔡明、乔杉、翟天临初登春晚表演小品《“儿子”来了》,现场葛优躺:“用了这个床垫,脑袋可以长出新的来!”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明显的改善了病人的就医体验,缩短了住院时间,过去要住上十天半月甚至个把个月的病现在一周或者几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再加上刀口的缩小,除了几个戳卡孔,辅助切口几乎和过去做一个阑尾炎的差不多了,尤其是NOSES技术的普及,手术后几乎没有了伤口,病人术后的疼痛明显减轻,可以早期离床活动,早期进食,早期拔管出院等等……于是,很多医生和病人都形成了一种误解:不论多大的手术,只要做“微创手术”和阑尾没啥区别,都是小手术了! 通常也会有患者家属说:“什么胃癌呀、结肠癌呀!直肠癌呀只要做微创手术就是个小手术,没什么可担心的!” 普通民众医学知识毕竟有限,只能从片面的角度去了解。一个方面有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经验,另一个方面隔壁老王或者村里街坊中的大能人推荐,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还有,就是部分医生为了不同目的的宣传和夸大!多种因素共同把患者和家属又领进了一个误区:“只要微创手术都是小手术!”殊不知:“微创”只是外科治疗理念,并非特指某项技术手段,相对于疾病而言,手术准则是不变的,“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手术”不是让手术由大变小,也不代表手术之级别,只是在同等手术过程中,通过某些技术手段让创伤反应小一些,达到较快恢复的目的而已。 举个例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手术范围与开大刀是一样的,这是保障疗效的前提,是一种复杂的大手术,只是通过腹腔镜辅助,让创伤反应减轻,仅此而已,别把“微创”与手术大小挂上钩,手术大小是由疾病的治疗需要决定的,不因技术手段的改变而变化。无论采用各种手术方式,手术原则都是一样的,无菌、无瘤等技术一样都不能少,只是入路和方式不同而已,人体受到的应激和创伤都没有变。 所以,术前医生才会做许多项目的检查去评估、去处理。术中麻醉医生也会系统的检测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术后医护人员还要密切观察和处理可能的情况。这些过程不仅仅是对手术操作部位的考量,它是对机体整体技能状态的考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换来患者的顺利康复! 同时,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虽然医学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医生看不懂、治不了的病!还有许多无法预防的并发症,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我们不曾了解,这就是医学的局限性!还有一个“中国特色”的误区: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用钱能买到,包括生命!病无大小,阑尾炎同样可以死人。外科手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但我们始终要相信:疾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供稿:娄底市中心医院外科莫崖冰)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