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中暑中暑危害:
中暑是威胁人体生命的急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意识障碍、抽搐、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中暑易患人群:
1.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员,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农民、战士等。
2.高龄老人。
3.年幼儿童。
中暑表现: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中暑分级:
1.热痉挛
疼痛性肌肉痉挛,大多发生于小腿、手臂、腹肌和腰背部,大多是剧烈运动造成的。
2.热衰竭
出汗、恶心、头晕、呕吐、肌肉痉挛、虚弱无力和疲倦,热衰竭通常发生于高温环境下运动并大量出汗后。
3.热射病
高热无汗、头晕、意识模糊、昏倒、癫痫,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有致命的危险。
中暑预防:
1.饮水
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以温白开水为主,养成每天少量多次喝水的习惯。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增加一些盐份的摄入。大量饮用冰冷液体不利于中暑预防,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2.食物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
3.睡眠
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降温
一般周围环境温度超过28℃,人体就会感觉不适。因此,高温天气下,在室内适当开电扇或空调。使用空调时,应当注意控制温度,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
5.外出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长时间户外活动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6.药品
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要备在身边。
中暑急救
1.搬移
中暑初期应迅速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电扇或空调降温,加速散热。
2.降温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
初期与轻度时,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
中暑时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心肺复苏。
5.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6.防治合并症
中暑可以使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障碍、呼吸疾病、胃肠疾病等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