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按摩需适度,谨防椎动脉夹层

小王是一名公司职员,男,40岁,每天对着电脑长时间工作,闲暇时间低头刷微信,长期脖子酸痛。在朋友推荐下进行了颈椎按摩,立刻轻松了几分,从此喜欢时不时地按摩一下。可最近这一次按摩后,不仅脖子痛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持续的头痛,后颈项部和右颞部明显,服用止痛片稍好转,但很快出现左侧肢体麻木、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小王连忙到医院就诊,拍了头颅磁共振。医生告诉小王,他得了“右侧延髓脑梗死”。小王万分紧张,同时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年轻,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不抽烟、不喝酒,这怎么就会得了脑梗死呢?医生给小王做了头颈部血管造影,谜底揭开了,小王得了椎动脉夹层。

>>>>什么是椎动脉夹层呢?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主要为颈内动脉夹层(ICAD)椎动脉夹层(VAD)。CAD发生率在(2.6~3.0)/10万人年,其中ICAD发生率(2.5~3.0)/10万人年,VAD发生率(1.0~1.5)/10万人年。按剥离层面的不同,可分为内膜下夹层与外膜下夹层。内膜下夹层是内膜与中膜之间发生剥离,形成血肿,可以引起动脉壁扩张和管腔受压变窄;外膜下夹层是中膜与外膜之间发生剥离,容易产生动脉瘤样扩张,破裂至外膜及周围组织而形成假性动脉瘤。CAD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国外资料显示,CAD导致卒中约为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在小于45岁的青年中的比例可高达8%~25%。

>>>>椎动脉夹层是如何发生的呢?创伤(非开放性)是发生椎动脉夹层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注意有无特殊的头位。发生动脉夹层不一定与运动剧烈程度相关。其他一些因素也不容忽视,咳嗽,擤鼻涕,颈部按摩,从事某些体育活动如举重、羽毛球、高尔夫球、网球及瑜伽,紧急刹车时头部惯性前倾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椎动脉夹层。在快节奏、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颈椎按摩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诱因。

知道自己的脑梗死是颈椎按摩导致的,小王唏嘘不已,问医生有没有和自己相似的“难兄难弟”呢?医生告诉小王,这样的例子在年轻人中不算罕见,比如3个月前治愈出院小陈,不过,小陈得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陈,男,38岁,因突发头痛3天到医院就诊。入院前3天在颈椎按摩过程中突发头痛,呈全头部闷胀痛,伴头晕,一过性双眼黑矇。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后查了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给小陈做了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了椎动脉夹层,并实行了逆行弹簧圈栓塞术 椎动脉闭塞术。术后3个月随访,小陈恢复良好,无头痛等不适。小王听了小陈成功治疗的案例很高兴,同时问题又来了,自己也要介入治疗吗?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