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实操

小儿推拿实操版(有效治疗积食、感冒、发烧标签:育儿宝宝护理小儿推拿

小儿五脏六腑没有污染,很干净,而且经络表浅,非常敏感,所以不需要很大力量的推拿,但作用于脏腑经络后,效果非常明显,反应敏捷。宝宝的经络与成人不一样,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在所有的特定穴位中,有近70%的特定穴位,分布在两掌。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这五条最重要的经络也集中在手掌上。这是老天赐予他的天然大宝库,把这个宝库激活,孩子的身体就能发挥作用,抵挡住疾病。因此,当孩子身体不适,出现疾病时,推一推、按一按就是能够神奇的发挥作用。

治疗积食性咳嗽,多帮宝宝掐四缝

案例:

邦邦是2007年3月份出生的男宝宝,长得高大又结实,饭量特别好,因为爱吃肉常常积食。

春节幼儿园放假后,邦邦妈妈把他放在保姆家。一天,接邦邦回家的路上发现邦邦有点咳嗽。用我教的方法进行舌诊,发现邦邦的嘴唇很红和舌苔很厚,因此推断是积食。到了晚上,邦邦睡熟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一阵剧烈的咳嗽,有明显痰音,最后邦邦还咳醒了。到了早上,邦邦咳嗽得更加严重了。这让邦邦妈妈非常紧张,因为第二天就有出发去旅游了,妈妈很担心因此耽误出游,但又不十分肯定,于是决定用按摩加食疗帮邦邦调理:

  捏脊 20遍,

  顺时针摩腹,

  掐四缝各20下,

  吸痧:在扁桃体侧方,大椎,脊柱上1/3,肩胛骨沿缝等地方吮,痧很重。但吮完,邦邦就呕吐了好几次,吐出大量白痰。在这些吮痧过的地方,邦邦妈妈又用上了艾灸。

  饮食上只给邦邦喝了一点白粥榨菜。

  按摩后,邦邦下午就不怎么咳了,晚上继续青菜白粥。到第二天,邦邦的积食就治好了。全家人开开心心的出门度假。

  积食性咳嗽的典型症状是夜咳痰多,孩子睡熟后,半夜突然开始咳起来,妈妈就要警惕是不是积食了,同时观察看看宝宝的舌头脾胃的反射区,是不是舌苔百厚或者黄厚,有时伴随有口臭,往往说明宝宝积食了。处理积食性咳嗽的手法有:

X

  掐四缝穴10-20遍,用大拇指指甲逐个掐揉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关节的四横纹,选择四缝的位置上找出颜色深的血管来掐,力度不需要太大。

  清胃经300次。

  清肺经300次

  运内八卦300次。

  按揉掌小横纹2-3分钟。

  捏脊10~20遍。

  顺时针摩腹300次,以肚脐为圆心,用手掌或者食中指指端顺时针方向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

  按揉天突和膻中。

 

  严格忌口,如果可以,少吃一两顿也影响不大。千万不要硬塞,夜奶一定要停掉。

  很多宝宝发生积食都是在暴饮暴食之后,尤其家庭有聚会或节假日朋友聚餐后,因为亲戚朋友在一块,家长往往不好意思严格的限制孩子,对孩子予取予求,任由孩子敞开肚皮吃。这样往往一回家,孩子就开始积食。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各位爸爸妈妈,外出就餐,更要帮孩子把好饮食关。不要因为碍于面子而让孩子暴饮暴食。无论任何情况下,对于孩子的喂养都要坚持“三分寒,七分饱”。

  当孩子积食情况出现后,我也特别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穴位:掐四缝。四缝即四横纹,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关节的横纹处,每只手有四个穴位。用大拇指的指甲尖逐个掐揉四缝,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治疗疳积,腹胀,厌食,咳喘等症状。四缝穴不是一个痛感明显的穴位,给宝宝掐四缝穴时力度要稍微重一点,不过,力度也不要过大,否则宝宝就不配合了。对于那些重度消化不良的孩子,有些医院还有用三棱针扎四缝血管颜色重的地方。效果也特别好。不过这个方法我不建议妈妈在家使用,一来非常痛,宝宝往往很抗拒,二来穴位也容易找不准。通常情况下,掐四缝就足够了。

  有些孩子积食后胃口特别差,我曾经见过一个宝宝,积食后他可以一个星期不吃任何固体食物,每天仅喝少量的奶。当孩子出现积食状况时,妈妈要放下焦虑,不要担心几天不吃东西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孩子的病来得快,去的也快。孩子的肠胃可能并不像大人想的那么娇弱,他们有自行的恢复能力,如果孩子不想吃,家长不要逼迫,但要让孩子多喝水。用生的白芝麻加冰糖冲水也是治疗积食性咳嗽的好方法,妈妈可以配合使用。

宝宝感冒了,擦擦脊背工字型

案例: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宝宝疾病,往往是孩子免疫力低下时,感受外邪所致。正气强时往往不会。一样的病毒,有些人感冒,有些就不会。小宝宝也是一样,正气下降就会受外界影响。内心脆弱的人特别容易受伤。虽然说感冒对孩子来说不全是坏事情,可以调动激发自己的免疫细胞,完善免疫功能。但当孩子真正感冒时,家长还是会揪心。

  雨欣从出生到现在,大大小小的感冒患过无数,毫不夸张的说,两岁以内大多数感冒基本都是我上午处理,下午就痊愈,从出现感冒症状到身体痊愈不超过两天。印象中,雨欣一岁半时患过一次很严重的感冒,反反复复折腾了六天,这也是感冒咳嗽经历当中,感冒手法我用的非常全面的一次!那时刚好是夏天,天气特别热,房间里空调开得比较冷,一冷一热间,宝宝就感冒了。

  这次的感冒属于明显的风热感冒,典型的症状是流黄浊涕、汗多、舌尖红、大便不通、咳嗽的不厉害,但能明显感觉到嗓子里有痰,黄鼻涕更是多得吓人。宝宝也比较烦躁,很多事情如果不顺从她,就会大哭大闹。当时我还以为孩子的叛逆期来了,还挺担心的。还好痊愈后,性情也变回来了。因为心烦,雨欣根本不配合,我只能等她睡着后,再给她做全套的按摩。这里我也特别提醒那些宝宝在1到2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妈妈们,如果宝宝不太懂得配合,可以等宝宝入睡后再按摩。

  我第一天的方案,基本就是:

 

  1、外感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这四大手法对治疗感冒效果特别好,无论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都可以用,在感冒高发季节,经常帮宝宝按摩这四个穴位,更是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2、因为黄涕多,我特别增加了擦迎香穴100次,迎香穴能疏风解表,通窍止痛。因为有点疼,宝宝不是很配合,有时需要我强制性才能按摩到!

 

  3、我还按合谷和曲池,各按揉2分钟。这两个穴位对于黄浓鼻涕很有效,如果宝宝有过敏性鼻炎也可以配合按这两个穴位。

  4、清肝经、清心经、清肺经各300次,补脾经、补肾经、揉肾顶各300次。清心、肺、肝经主要是清上焦热,补脾经主要是脾为肺之母,可以以此帮助补益肺气,补肾经,主要是调动肾水,以滋阴清热;揉肾顶则能固表止汗。

 

  5、宝宝烦躁属于内火大,手心也比较热,我特别给她按揉内劳宫和小天心,这两个穴位都有清热安神的效果。

 

  6、雨欣在风热感冒的同时出现几天未大便,我退六腑300次,推三关100次,以平衡阴阳。这个手法对于上焦有热,下焦不通很好用。

 

  7、最后捏脊,并按揉肺腧、风门。

  第一天处理完,宝宝的鼻涕明显少了很多,汗也少了点。看到宝宝恢复得挺好,下午我就让阿姨带出去玩。那几天,我早晚都让阿姨带雨欣出去透风,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是最大的失误了。宝宝因为汗多,本身肌肤腠理不固,每天休息时间又不够,很容易再次感染外邪。雨欣出去一趟回来,鼻涕又增多了,咳嗽也更厉害了。

  妈妈千万别像我这样大意。在宝宝生病期间,尽量让他多在家休息。即使出门,也尽量推车,不要让宝宝太劳累。

  于是在接下来的按摩中,除了前面的手法,我又加了治疗咳嗽的手法,按揉天突穴,揉膻中穴,揉中脘各2分钟,分推肩胛骨300次,按揉掌小横纹2分钟,运内八卦300次,按揉丰隆穴1分钟。

 

因为发现每次小宝按摩好,基本很多症状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