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阴道微生态系统
随着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抗菌药物无效化的出现,人体微生态的研究应势而生。结果显示,人体内的益生菌相当于是人体自身的弱抗生素,可能会改变目前的医疗模式和思维。人体微生态学的兴起是人类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后的一个反思,也是人类期望回归自然的一种行动。1.微生态系统——被遗忘的器官
微生态系统是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被人类遗忘的器官。女性阴道环境是人体微生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常阴道微生物菌群以乳杆菌为主,我国女性阴道常见的优势乳杆菌是卷曲、加氏和惰性乳杆菌,和国际上基本一致。
现在微生态研究除了以往的菌群研究以外,对于免疫环境的研究格外重视。
2.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形态、功能和理化环境
阴道微生态评价已经做了8-10年的临床研究,评价系统以形态、功能和理化环境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中华医学会感染协作组推荐,将来阴道环境的评价,形态加功能学的检查,作为组合的检查方案才能全面、系统、规范、标准的诊断阴道炎症。
3.阴道微生态分析系统
阴道分泌物微生态分析系统,通过描述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机体炎性反应和病原菌5方面,并结合阴道pH值、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6项功能指标,对阴道微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价。任何一项指标出现异常均可诊断微生态失调 ,该评价体系可一次性、快速诊断临床常见的阴道炎症,如BV、VVC、TV、AV、混合性阴道感染,指导临床治疗。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的建立,纠正了常规妇科临床上“炎症”的概念,将恢复阴道健康作为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阴道感染诊治思路的新突破。
4.菌群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阴道感染菌群的变化是随着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微生态变化后,真菌感染会产生VVC,细菌感染中厌氧菌感染会产生BV,需氧菌感染会产生AV,原虫会产生滴虫性阴道或阿米巴性阴道炎。另外还有非特异性的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
以往认为支原体和衣原体对阴道是没有影响的,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特殊型别的支原体参与了BV的发生。还有一种是由于环境紊乱后造成的乳杆菌过度增生,称为细胞溶解性阴道病。这些炎症确切诊断,有待于将来自动化评价系统的出现。
5.阴道微生态检测作用
阴道微生态检测的作用:通过阴道分泌物一次性检测,可以快速诊断这几种阴道炎症和各种菌群的紊乱,同时使得益生菌的使用将有序可依。阴道感染微生态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方式,形成了新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