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四关穴治疗更年期狂躁症

     最近有来邳州三院就诊的中年朋友找我咨询更年期烦躁症的问题,我开始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老师,最后根据上海交大六附院的资料整理了一下,请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更年期烦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更年期烦躁症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按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和药物组(29例),针刺组采用温通针法针刺四关穴,药物组采用地西泮片口服;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疗效、改良Kupperman 积分和心理状态测定对烦躁及其他症状的程度及治疗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更年期烦躁症在临床疗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在改良Kupperman 积分和心理状态测定方面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 2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3]、张绍芬主编《绝经——内分泌与临床》[4]和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5],拟定更年期烦躁症诊断标准:(1)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想发脾气,甚至出现焦躁不安,坐卧不宁;(2)年龄在40~55周岁的妇女;(3)月经紊乱3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3个月~1年者;(4)出现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汗出等。 

1. 3 治疗方法

1. 3. 1  针刺治疗

基本穴:合谷、太冲。

辨证选穴:气滞血瘀型加膈俞穴;痰湿阻络型加丰隆穴;肝肾不足型加三阴交穴;气血亏虚型加足三里。取穴根据国际穴位定位标准。

具体操作和治疗周期:

①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

②取30# 1.0寸和1.5寸的不锈钢毫针(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苏医械登字(91)第2150012号,生产许可证号XK24-005-0030),采用爪切和夹持进针法,深度为0.5-1.2寸。 

③针刺手法: 采用“温通针法”。温通针法的操作方法: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气至,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用力向前捻按,重插轻提,使针下沉紧,推弩守气,同时押手施以关闭法(即左手拇指按压于穴位某方经络,防止针感传向另一端),以促使针感传至病所,守气1分钟,留针后,缓慢出针,按压针孔。

④治疗时间及治疗周期: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观察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1. 3. 2 药物治疗

地西泮片(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1020638)2.5mg,三次/日,口服。 

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给予地西泮片口服。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改良Kupperman 积分和心理状态测定(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6]。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改良Kupperman 评分标准判定临床疗效。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n≥90%;显效:75%≤n<90%;有效:30%≤n<75%;无效:n<30%。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的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分值为0;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分值降低2 个等级;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则分值降低1个等级;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减轻或加重,则分值等级无变化或略升高。总有效=痊愈 显效 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 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0次后,针刺组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1%;药物组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8%,针刺组疗效与药物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但针刺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药物组出现4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便秘、皮疹。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针刺组

药物组     

30

29

5

4

13

14

9

6

4

5

87.1

82.8

注:与药物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 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Kupperman 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upperman 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 积分比较(x?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针刺组

药物组

30

29

32.77?6.63?

31.0?8.63

15.23?6.19*△

18.45?5.3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与药物组比较,? P > 0.05,△P < 0.05

2.3 心理状态测定

两组治疗前心理状态测定(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SRHMS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RHMS积分比较(x?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针刺组

药物组

30

29

274.84?67.21?

278.21?61.28

116.29?38.24*△

140.34?42.1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药物组比较,? P > 0.05,△P<0.05

3 讨论

中医学古籍文献中并无更年期综合征病名明确记载,至20世纪60 年代后期的中医妇科学教材方以“ 绝经前后诸症” 单列为月经病之一。本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的明显症候,临床表现纷杂,症状轻重不一,如:烘热汗出、潮热面红、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情绪不宁、面浮肢肿等。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大部分有烦躁的表现。“烦躁”始出于《内经》,烦指情绪烦闷,躁指肢体不安,烦与躁常常同时并见,因此临床多烦躁并称。烦躁状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患者常表现为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想发脾气,甚至出现焦躁不安,坐卧不宁。烦躁状态的持续存在往往会导致疾病复杂化,难以诊治。刘河间认为“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反复颠倒,懊憹烦心,不得眠也”。心肝内热扰动心神,从而产生烦躁,针刺在改善更年期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7]。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不仅是一种有效、简捷的方法,而且具有经济实惠、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点[8]。《灵枢?九针十二原》云“: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针灸大全?卷二标幽赋》注云:“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 之所以将合谷、太冲配伍作为四关穴, 是因为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足厥阴之原穴,原穴是本经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与三焦有密切关系,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为十二经脉之根本,故原穴是调整人体气化功能的要穴。合谷属多气多血之阳明经,偏于补气、泻气、活血;太冲属少气多血之厥阴经,偏于补血、调血。合谷、太冲二穴相配堪称经典配穴,两穴一阴(太冲)一阳(合谷),一气(合谷)一血(太冲),一脏一腑,一升一降,是一组具有阴阳经相配,上下配穴,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的处方。“四关”相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协同作用较强。具有祛风解表、宽胸理气、平肝熄风、镇静安神、抗痉止搐、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降胃肠、通经活络止痛、泻肺化痰定喘、疏肝利胆解郁、补气益血、补肝益肾之功能。肝性条达,在志为怒。正是肝气难于条达舒畅、郁而化火致烦躁症的病因病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四关穴对更年期烦躁症临床疗效与地西泮片口服没有差异性(p>0.05),改良Kupperman 积分和心理状态测定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口服地西泮片比较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5),这与文献报道相似[9]。同时,结果说明针刺治疗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重视了整体的调节作用,虽然初始效果没有口服地西泮片那么明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其稳定的疗效和低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