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 卡 病 毒 病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热、皮疹、关节疼痛或结膜炎。       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主要传播途径是带病毒的伊蚊叮咬。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群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至2016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现有资料显示,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20%出现症状,而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班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骚痒等。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小儿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改变。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