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一)

转自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药物最常见血液学毒性,其降低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药物的类型、剂量、联合用药以及患者本身的因素相关。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通常进展迅速,此类患者不能产生强有力的炎性反应,可能仅表现为发热等非特异性表现,但严重者可导致脓毒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并发症,增加住院天数、广谱抗生素应用和治疗费用。另外,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感染常会导致化学药物减量或化疗延迟,最终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 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后引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的降低,即ANC<2.0×109/L。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谷值通常出现在化疗后7~14 d。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评价标准(CTCAE)5.0将中性粒细胞减少分为4级:1级:1.5×109/L≤ANC<2.0×109/L,2级:1.0×109/L≤ANC<1.5×109/L,3级:0.5×109/L≤ANC<1.0×109/L,4级:ANC<0.5×109/L。 骨髓是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包含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两部分。造血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以及各系前体细胞等。从原始粒细胞发育分化至成熟中性粒细胞需要7~14 d。中性粒细胞释放至循环血中后的半衰期为8~12 h。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可分为急性骨髓抑制和潜在骨髓损伤两类。中性粒细胞最低值与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相关。高剂量或密集方案化疗时,若得不到多能干细胞快速补给,外周血ANC将呈现低于正常范围的长时间低谷。一般情况下,当使用细胞周期特异性的药物(如氟尿嘧啶、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后7~14 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会出现低谷;用药后14~21 d,中性粒细胞数量逐渐恢复。而在使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等)时,中性粒细胞减少通常在用药后10~14 d出现,至用药后21~24 d,中性粒细胞计数逐渐恢复至正常值以上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