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颅脑创伤的诊疗特点(一)

儿童颅脑创伤很常见,其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点、诊疗救治及预后均与成年颅脑创伤不尽相同。儿童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成熟和加速学习阶段,不成熟的颅骨具有不同的机械特性,儿童脑组织对于创伤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许多颅脑创伤患儿的预后不仅与严重程度有关,而且还与处理是否良好密切相关。 坠落伤和交通事故是最儿童颅脑创伤主要的致伤原因。年龄越小,坠落伤引起的儿童颅脑创伤比例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车辆相关的意外伤逐渐取代坠落伤成为致伤的主要原因。

儿童颅脑创伤相关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



儿童并非成人的缩小版,儿童颅骨具有柔韧且薄、可塑性强、骨缝未闭合易分离等特点,年龄越小越明显。由于眶顶和颅底骨质结构相对平坦,几乎不能阻止脑移位。蛛网膜下腔较窄,脑组织在颅腔内的活动幅度较小,其对创伤后的缓冲空间减少,因此,年龄越小的婴幼儿对冲伤的发生率较低,3岁以后对冲伤的发生率才相对稳定。由于脑组织可缩性较强、颅骨柔韧、颅缝未闭合等因素,年幼儿童颅脑创伤后较少出现颅内占位效应。儿童的脑组织发育不成熟,如果局灶或整体机械性损伤破坏了脑组织发育过程,易继发整体认知功能的严重损害,婴幼儿比青少年和成人留下的神经心理缺失要严重。另一方面,儿童脑组织具有较强的神经可塑性,与年长患儿及成人相比,5岁以内的儿童左侧半球损伤时极少出现严重失语。实际上,不成熟的脑组织显然比成人的脑组织更能耐受缺氧和低氧。有研究发现,儿童颅脑创伤后比成人更少发生脑水肿,且脑水肿消退速度更快。 儿童的全身血容量较少,容易出现失血性或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合并全身多发伤特别是腹腔脏器出血、骨折时,应尤为注意。年幼儿童合并全身多发伤时,早期病情可能较隐匿,且病情进展迅速变化快,往往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导致死亡。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