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微课堂~肠系膜淋巴结炎

急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多属病毒感染,常与呼吸道、肠道感染有关系。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或发生腹泻或便秘。腹痛可在腹部的任何部位,但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一组淋巴结,故以右下腹和脐周为主。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疼痛发作间隙症状较轻。

诊断标准:结合国内外文献,超声确定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正常肠系膜淋巴结直径小于7mm;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像,淋巴结长轴直径大于10mm,短轴直径大于5mm,纵横比大于等于2为肿大;横径大于1.5CM提示病理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的分布:血流信号沿淋巴门分布,该型通常见于非特异性炎的淋巴结。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因为免疫功能不健全,任何对其机体产生刺激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目前各家医院或多或少都有过渡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我们超声医生在报淋巴结炎这个诊断时一定要慎重,否则会促使临床医生更过渡使用抗生素。

我在临床中经常看到超声医生下“肠系膜淋巴结炎”这个诊断,几乎每一个腹痛而不能明确诊断的孩子都被下了个“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导致大量使用抗生素。事实上多数孩子都是一过性的功能性腹痛,腹痛一般不超过十分钟,痛过后一切正常,这主要与儿童胃肠道发育还不完善,饮食不规律、不合理等因素有关。我关注这个问题好几年了,随访了不少家长,当孩子们腹痛发作时作彩超检查,多数能检查出肿大淋巴结,嘱不必要使用抗生素,规律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如伴消化不良,用助消化药物即可,孩子们都能自行痊愈。

这里有一个困惑:有腹痛症状,超声也确实能查出肿大淋巴结就一定能下“肠系膜淋巴结炎”这个诊断吗?下了这个诊断就一定要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吗?

个人认为:

符合以下条件的下“急生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

1、发热、腹痛、呕吐和(或)发生腹泻或便秘;

2、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

3、超声检出肠系膜肿大的淋巴结;

4、无急性阑尾炎、结核性炎症等其他疾病诊断依据。

对于下这个诊断的患儿应使用抗生素。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结合临床考虑非特异性炎症”。

1、患儿诉腹痛,持续时间短(不超过十分钟,一般五分钟左右),可伴恶心,少见呕吐,无发热,疼痛过后无症状;

2、白细胞计数正常;

3、超声检出肿大的淋巴结;

4、排除其他疾病。

对于这一部分患儿,本人主张不使用抗生素,给予对症处理即可。

以上是本人一点肤浅的意见,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概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炎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7岁以下的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症状

典型表现为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有咽痛、倦怠不适,继之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约20%的病儿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腹痛是该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可在任何部位,但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一组淋巴结,故以右下腹常见,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

1/3页

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最敏感的触痛部位可能每次体检不一样,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不似急性阑尾炎时固定,并且程度较急性阑尾性炎轻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偶可在右下腹部扪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肿物,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有些患者可能并发肠梗阻,应注意观察。年龄较小患儿在临床上出现与阑尾炎相似的症状,但病情较轻,而无腹肌紧张者,应考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经过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等治疗后腹痛可明显好转,无需手术治疗。但有时很难与阑尾炎鉴别,治疗观察症状不见好转者宜手术探查。 当患儿在临床上出现发热、腹痛、呕吐且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生于肠道炎症之后,无腹肌紧张者应考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该病的特点:

1、大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临床有发热、腹痛、呕吐等表现。

2、腹痛以右下腹痛常见,呈阵发性、痉挛性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少见。

3、腹部压痛不固定,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4、超声检查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5、诊断改病需与急性阑尾炎、肠蠕动亢进、肠蛔虫症等急腹症相鉴别。

6、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预后好 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出现高热、腹痛者应考虑到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及早行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防止疾病的误诊,有助于正确处理病情,指导治疗,提高疗效。

淋巴结炎的可能。及早行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防止疾病的误诊,有助于正确处理病情,指导治疗,提高疗效。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