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大咖齐发声:积极预防、早诊、早筛可降低胃癌发生率,消化医生应发挥重要作用

WHO提出了关于肿瘤防治中的1/3原则,即1/3的肿瘤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的,还有1/3是可以通过早诊早治治愈的,剩下1/3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以胃癌为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中喜食发霉、烟熏食物等为其病因,如果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变饮食习惯,就可以有1/3的人避免了罹患胃癌。对于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内镜筛查,可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使90%~95%的早癌获得治愈。晚期胃癌也可以通过合理治疗,获得较好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目前为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肿瘤防治中最好的方法。 高盐饮食也是重要的胃癌病因,另外胃癌也存在遗传因素,因此除了根除幽门螺杆菌、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一级亲属,需要通过定期的内镜随访来提前预防和发现胃癌的发生。 在过去30年,我国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取得非常大的进步。10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胃镜在县级医院的普及率达到了100%。通过胃镜检查及取活检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癌前状态或者早癌。 胃癌是一个从炎症到癌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萎缩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对于癌前病变需要给予适当的治疗,控制炎症并努力逆转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这也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手段。唐教授强调,萎缩性胃炎不能单纯依靠内镜下特征诊断,而一定需要有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影响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胃癌的分期,也就是越早期的胃癌预后越好。目前内镜下ESD切除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90%。因此,国内也在倡导全民预防胃癌的筛查,以发现更多早癌。 但是鉴于我国胃癌发病率高、人口众多,而医疗资源尚无法匹配,我国无法真正开展全民筛查。不过可喜的是,我国已经探索出了适合国情的胃癌筛查策略,即血清学加内镜的两步法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精准筛查。 胃癌精准筛查策略:血清学加内镜的两步法 第一步:应用血清学在高危人群中筛选出胃癌的中高风险人群; 第二步:给予血清学筛查出的中高风险人群胃镜检查。 目前的数据显示,这一两步法策略内镜检出胃癌阳性率≥2%,这已经超过了国家卫健委提出的上消化道癌内镜检出率1.5%的期望水平。 那么究竟哪些人群为高危人群?杜教授指出,除了上述提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不良饮食习惯者(喜高盐、腌制、加工类、霉变、辛辣食物)、有胃癌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者,年龄大于50岁甚至4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吸烟者,以及既往胃镜检查发现有胃黏膜癌前状态或者说癌前病变,例如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或者上皮内瘤变的人群,都属于胃癌高危人群。 在胃癌筛查的过程中,要重点针对这些胃癌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这样有助于检出率的提高。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