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瘤你知道是咋回事不?
什么是乳腺纤维腺瘤?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特征性表现为具有上皮和间质成分增生的境界清楚的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怎么形成的?
纤维腺瘤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所致,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质和量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一般发生于卵巢功能期。
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纤维腺瘤?
最常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尤其是<30 岁者,高发年龄是 20~25 岁,其次为 25~30 岁,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于雌激素与纤维腺瘤形成有关,过多地摄入含雌激素的食物、保健品或药物可能会加速纤维腺瘤的形成和生长。
得了乳腺纤维腺瘤有什么表现?
典型的表现是常常无意中或洗澡时发现一个圆球形、边界清楚的无痛性肿块,质地像硬橡皮球的弹性感,表面光滑,很会滑动,与皮肤不粘连。也有少数肿块形状不规则,有分叶,摸上去像哑铃或长条状,离皮肤特别近的肿块少数与皮肤有粘连。除肿块外,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很少伴有疼痛。多见于乳房外上部分,约 75% 单发,少数可表现为多个结节,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侧或双侧乳腺。肿块增大缓慢,肿块一般不会忽大忽小,月经周期也不会影响肿块大小。一般大小在 3 cm 以内,发生在青少年者长生长较快,最大者可达 20 cm。
乳腺纤维腺瘤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1)分叶状肿瘤:分叶状肿瘤发病年龄往往较纤维腺瘤晚,中位年龄为 45 岁。有时候纤维腺瘤和良性分叶状肿瘤很难区别,事实上两者属于良性纤维上皮性肿瘤的同一谱系,具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穿刺活检鉴别诊断困难,如果有分叶状肿瘤的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送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且排除其他病变。
(2)囊肿:囊肿里面都是液体,可短期明显增大,有时伴有疼痛和乳头溢液。触诊容易混淆,B 超容易鉴别。
(3)脂肪瘤:触诊质地较软,位置比较表浅,通常就在皮下,不痛,生长缓慢,B 超容易鉴别。
(4)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在中年妇女,通常在乳头附近,通常瘤体较小无法触及,伴有乳头溢液者容易鉴别。没有乳头溢液的以肿块表现者与纤维腺瘤较难鉴别,B 超和磁共振有助于鉴别,但最终需要病理化验才能诊断。
(5)乳腺癌:某些早期乳腺癌如导管内癌或预后较好的亚型如粘液腺癌有时表现与纤维腺瘤类似,容易误诊,确诊需要病理化验。
(6)肉瘤:一般生长较快,肉瘤刚形成瘤体较小时容易与纤维腺瘤混淆,确诊需要病理化验。
得了乳腺纤维腺瘤应该如何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到底是吃药治疗?还是需要手术?目前为止,尚没有药物可以逆转纤维腺瘤的形成和生长,药物治疗最多能减缓纤维腺瘤的生长。因此手术切除是治疗纤维腺瘤的唯一有效方法,切除的肿块必须常规做病理检查。对较大的纤维腺瘤还是建议手术治疗,较小的纤维腺瘤可以选择随访观察。但如果肿块近期增大明显、形态改变或出现伴随症状,应及时手术。同时建议 40 岁左右乳腺癌高危年龄的患者近期发现的纤维腺瘤尽早手术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癌变。
怀孕之前发现的乳腺纤维腺瘤都应该手术切除吗?
未生育的患者手术处理确实存在一定矛盾:如果手术,可能会不同程度影响生育后哺乳(但其实纤维腺瘤不切除本身也不利于哺乳),但不手术会有一小部分患者在妊娠期会迅速增大,尤其是在没有病理确诊的情况下是不安全的。从安全角度出发,由于妊娠可使纤维腺瘤增大或加速癌变,所以在怀孕前或怀孕后发现的纤维腺瘤一般都应手术切除。但是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纤维腺瘤的位置和大小综合考虑,与患者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不想在怀孕前切除,最好孕前穿刺明确是纤维腺瘤,而且一定要密切观察,如果在妊娠期肿块生长速度加快,则要尽早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