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说李冰冰小姐的输液经历。希望大家对国内的医护人员能宽容些。如果不能,请出国看一看再喷。

李冰冰输液带火了中国式医疗内容来源:腾讯娱乐

[2015年12月08日18:59]

  事情是这样的:两天前李冰冰在微博晒出自己生病住院照片,还分享了扎针时的惨痛经历:“扎一下没扎进去~扎两下没~扎三下~呼~鼓包了~里面见了血了??换个地儿~一针扎进去了~噗~血喷床上了!眼冒金星看着护士刚想说没关系,她把sorry吃掉转身飘走了~这都第几天喷血了,我是跨越半个地球来给她们练手的吗?体温都急得蹭蹭往上冒了…”  没想到这条微博发出后,下面的评论炸了。不少网友们纷纷表示要人肉那个扎针的护士,要追究护士的责任,强烈要求护士下岗,还有批评医院的领导……然后更有人上升到批判国内医疗水平等高大上的话题。  动不动打打杀杀的也是很吓人啊,但是你们是不是搞错重点啦,其实李冰冰微博上已经暗示自己并不在国内,注意看,人家有说“跨越了半个地球”。  也许是发现部分网友的过激反应,李冰冰随即删掉了微博,然后重发了一条,特意强调了一句,“超级思念祖国的医护人员……”  真相大白,原来李冰冰是在国外输液!其实,从她病床后的告示上有“St Andrew's War Memorial Hospital”的字样也可以看出,李冰冰确实是在国外就医。

  随后腾讯娱乐独家联系到李冰冰的工作人员,对方证实李冰冰是在澳大利亚住院。然后还请仍在病床上输液的冰姐给我们还原了事情的经过:

  李冰冰表示,自己是29日落地澳洲,第二天到达片场开工就开始明显发烧,当时去了一家诊所,医生只是让她吃退烧药,依靠自身免疫力物理降烧。但是热度一直没退下来,一直烧到了39.7?,剧组请了一位医生到酒店给冰姐检查抽血时,扎了三次都没有找到血管。(第一次被扎)  后来转到医院,医生诊断后发现已经烧到41?了,决定给予静脉注射抗生素。但是可能护士技术不是很娴熟,第一次在手腕处扎针,扎进去之后针在里面把血管扎破了,当时皮下迅速鼓起了一个将近两厘米高的血包,不得已将针拔出,另外再找地方下针。(第二次)

  这个鼓血包的地方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淤青皮下大片出血。  扎臂弯血管的时候,估计是护士操作失误,突然喷血,当时就在臂弯下面形成了血滩,就是你看到的照片里的样子……(第三次)  然后护士面无表情的操作完后面的就直接走了……冰姐说这几天仍在连续输液,胳膊的淤青愈发明显,因为高烧8天人非常虚弱,抬胳膊都很吃力,实在让人real心疼。  李冰冰说自己在连续被扎后的想法是“想马上买张机票回家!万分想念在国内看病时医生护士熟练的技术,现在知道了国外看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也有网友就此晒出自己在国外打针经历,看来有相同经历的不止李冰冰一人:  但我们再来看李冰冰第二条微博下面,留言基本和前一条微博的评论截然相反,喊打喊杀的不见了,不少是祝福早日康复的话,没有人再去管护士怎么样了,最多有人说国外护士扎针水平真差,没有再敢要求什么道歉和暴力报复的评论了。

  有医疗从业人员留言称自己对网友仅仅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就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标准和要求的表现很心寒:  懂小姐看到这里心情很是复杂,有些网友的过激反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人普遍对国内医护人员存在偏见,对国外医疗环境更加缺乏了解。国外医疗环境就真的样样比国内好吗,其实也不尽然。

  就拿输液来说,国内护士输液,一般都是在手背静脉上选择,很少大量出血。而国外扎针必流血几乎是常态。

  据北大医学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姚医生表示,考虑到欧美民族手背脂肪较厚,所以国外医生一般默认选择血管最粗最浅的肘部扎针,而国内则习惯打在手背上,这样病人相对来说舒服一些,要知道打在肘部,手臂弯曲起来很疼的好嘛!  而且姚大夫表示,国内护士打针操作技术确实相对灵巧,而西方国家打针的一般不是护士,而是医生,因为这是有创操作。换句话说,只要医生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哪怕扎病人再多针也不会被追究责任的,而且搞不好扎得多人家还要多收费!  说到这里,懂小姐还要反驳下网络上流传的“国外医生基本不输液”的谣言。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以下这样的伪科学科普文:  但这个新闻早早2013年就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澄清了。  不过,姚大夫也表示国外输液的情形确实比国内少得多,这在于国外对抗生素使用的规定更加严格,而且相对来说,输液是直接进入血液系统,这样药物反应、副作用的风险确实比口服药物要大,而且输液要扎针,会造成病人痛苦和伤口,所以在欧美国家会被认定为手术范畴。

  但这并不是说,国外就基本不使用输液治疗,就好比发烧,欧美国家一定是达到一定条件才能用,比如李冰冰烧到了41度,才予以静脉注射治疗。

  但在国内的话,如果41度还不输液,估计早该医闹了吧……比如这样的  针对此事,在国外饱受折腾的冰姐还托懂小姐带了一段话给大家:

  “这几天陆续有朋友发一些网民评论和媒体报道给我看,说我生个病都成社会热点事件了,好多医学网站都出来发声。如果说我生个病,倒是能够让网友知道中国医护人员的不易,真能让更多人可以换位思考,增加理解,我生病受这点罪也值了!”

  小懂在这里也要说几句话,每个职业都有它的艰辛,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多换位思考,多一点理解,对彼此都好。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