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皮膏药”释疑之前世今生!!!

“狗皮膏药”这个名字咋一听似乎有点贬义。但是在古代,“狗皮膏药”却是一种在伤科、外科等方面常用的中药制剂。主要用来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和肌肉劳损等。 伟大的精神导师沃斯·夏边德曾经说过: “比起一个人做过的好事,他的黑历史、桃色周边以及八卦新闻,更能让人们津津乐道。” 这话用在狗皮膏药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狗皮膏药名声之所以被“搞臭”,是因为旧时跑江湖之人常常制作假的狗皮膏药,骗人钱物,久而久之,狗皮膏药就沦落成了贬义成语。 历史悠久 疗效明显 狗皮膏药的传说和传说中的两个人颇有渊源,他们一个叫铁拐李,一个叫王掌柜。 医药行更是把铁拐李作为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 传说有一王掌柜,家住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做膏药为生。为人乐善好施,不管贫富,只要生了疮,就给人治,名声不错。 一天,王掌柜带了一些膏药去赶庙会,半路碰上了一个瘸腿乞丐,浑身破烂,直冒臭气。王掌柜一看,取出一帖膏药贴在小疮上,说道:“明天准好。”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上了这瘸腿乞丐,问:“好了吗?”乞丐说“不好,疼得更厉害了。”掀开一看,果然疮更大了。心想,不行,这会得换个药剂大的。 又过一夜,一大早王掌柜要出门,刚迈出左腿,就被那乞丐抱住,只见这瘸子破口大骂:“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你看你看——” 王掌柜揭开一看,了不得,腿疮变的碗口大了。心里过意不去,扶起乞丐走进家,连说“我再给你配帖好膏药。” 刚一进院,一条大黄狗扑了过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一看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一棍将狗打死。 王掌柜小跑到后院,翻出几味名贵药材,立即配起膏药。然后,拿着膏药又一路小跑回去,只见,嘿,那乞丐正吃着烤狗肉呢,旁边摊着几块狗皮。 乞丐接过配好的药,往腿上一按,又拿起一块的狗皮,也捂到了上面。功夫不大,乞丐把狗皮膏一揭,碗口大脓疮不见了,真是神奇。 王掌柜接过狗皮膏,感慨万分,正想说点嘛,这时瘸腿乞丐忽然不见了,老王这才明白原来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仙方。 当然也有人说,这狗皮膏药是乾隆年间名医陈修园的独创。不管谁创的也好,这用狗皮作托附膏药材料的“狗皮膏药”,现在基本是找不到了。 传统“狗皮膏药”的制作工艺复杂,制作过程全凭中药师的经验和手艺。这一项技术主要靠“师带徒”传承。 不能说是遗憾,因为科技在进步,与来之不易的狗皮相比,一些新型的、易取易得、更方便、更具适应性的膏药托附材料已经被广泛使用。而狗皮膏药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外用药的通称,却被千古流传,沿用至今。 如今,在一些影视剧中或许还能见到狗皮膏药的影子。不过,狗皮膏药专业的称呼应该叫“硬膏剂”。 中药外敷 简捷方便 现在俗称的膏药则是所有中药外用膏药的总称,不同的膏药,有不同的药物组成和不同的药理作用。 比如追风膏,主要用于风寒引起的腰腿疼痛和跌打损伤,它可以起到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 再比如救心膏,主要由活血化瘀、芳香除湿的中药麝香、冰片、红花、乳香、没药等组成,为了起效更快,人们在其中加入了扩张冠状动脉的硝酸甘油,它被制成独立膏药贴片,病人一旦心绞前发作,以最快的速度贴一片在心前区,通过表皮的吸收,可以很快缓解心绞痛。 注意事项 贴敷膏药的好处是方便,疗效确切,也有一些事项要注意。 比如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膏药,以免加重病情,但拔毒膏除外; 急性运动性损伤,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 孕妇应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以免引起流产。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