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多尿?

   多尿是指24h尿量>2500mL。多尿分为暂时性多尿和长期性多尿。暂时性多尿常为功能性原因所致,如过量饮水,饮用咖啡因或酒精,过度进食盐、糖或其他高渗性物质;而长期性多尿最常见于内分泌疾病,其次可见于肾脏疾病和精神因素影响。

]]>

治疗

  【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适当饮食、补充水分,有精神因素者保持安静。

  (2)对因治疗:糖尿病,降糖治疗;垂体、肾上腺及甲状旁腺肿瘤者请外科会诊治疗;精神性多尿予镇静治疗;肾脏疾病予改善肾血流等治疗。

  (3)对症治疗:多尿易引起电解质紊乱,所以尤应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

  (4)出入量监测,当生命体征不稳定时须予心电监护。

  (5)器质性疾病多需住院治疗。

  【特殊人群】

  (一)儿科指南

  儿童多尿的主要原因有先天性肾性尿崩症、肾髓质囊性病变、多囊性肾脏病和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由于儿童的体液平衡比成人更加脆弱,因此每次排尿都要检测尿比重,并警惕脱水的表现,例如体重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皮肤苍白、斑驳、皮肤及黏膜干燥、尿量减少以及哭时没有眼泪。

  (二)老年人指南

  在老年患者,慢性肾盂肾炎通常是潜在病因,同时需要筛查可能相关的恶性疾病。]]>

病因

  病因

  (一)急性肾小管坏死

  在此病的多尿期,每日尿量<8L,并在8~10天内逐渐减少。随着多尿的改善,尿比重会上升。相关表现包括体重减轻、水肿程度减轻、夜尿症。

  (二)尿崩症

  此病常见表现为每日5L的尿量、尿比重1.005或更少,有时尿量可上升至每日30L。除了多尿外,此病还伴有烦渴、夜尿症、疲劳及脱水的表现,例如皮肤细胞塌陷及黏膜干燥。

  (三)糖尿病

  此病中,尿量很少超过每日5L,尿比重通常都高于1.020。患者通常自诉有烦渴、多食、体重减轻,无力,尿路感染频繁、酵母菌性阴道炎、疲劳、夜尿症。患者有时还会有脱水的表现及厌食。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

  此病中多尿会进行性地发展为少尿。每日尿量<4L,尿比重1.010。相关的胃肠道表现有厌食、恶心及呕吐。患者还会出现睡意明显、疲劳、水肿、头痛、血压上升、呼吸困难。夜尿症、血尿、泡沫尿、恶臭尿、轻度尿蛋白也会发生。

  (五)高钙血症

  肾病会造成血浆钙离子浓度上升,引起每日尿量<5L的多尿,尿比重1.010。伴随的体征及症状有烦渴、夜尿症、便秘、感觉异常,有时还会有血尿、脓尿。当血钙浓度严重升高时,患者的一般状况会快速恶化,出现厌食,呕吐、由昏睡发展成昏迷、肾脏衰竭。

  (六)低钾血症

  肾病会造成持续性的血钾损耗,引起每日尿量<5L、尿比重1.010的多尿。伴随的表现有唇周及足部的感觉异常、深反射亢进、疲劳、肠鸣音亢进、夜尿症、心律失常、肌肉震颤、无力、麻痹。

  (七)尿路梗阻后病变

  当尿路梗阻解除后,会出现每日尿量>5L、尿比重

  (八)心理性烦渴

  此病多发生于30岁以上患者,根据每日饮水量的不同,每日可产生3~15L的稀释尿液。患者会感到心情抑郁、头痛、视野模糊。还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血压上升,有时会出现昏睡或昏迷。当体循环容量严重升高时,会出现心衰的表现。

  (九)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会引起每日<5L的多尿.尿比重低但多变。其他的表现有持续的高热、腰痛(通常为双侧)、血尿、肋脊角压痛、寒战、无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里急后重感、夜尿症。有时还会有恶心、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

  慢性肾盂肾炎引起每日<5L的多尿时,提示肾功能的恶化。尿比重通常为1.010,但有蛋白尿时尿比重会上升。其他表现有易怒、感觉异常、疲劳、恶心、呕吐、腹泻、睡意感、厌食及脓尿,晚期会有血压的上升。

  (十)席汉综合征

  此病为产后垂体坏死所致,会引起每日>5L的多尿,尿比重为1.001~1.005。伴随表现有烦渴、夜尿症及疲劳。生殖系统表现为无乳汁分泌、停经、阴部及腋窝毛发减少、性欲下降。

  (十一)镰状细胞性贫血

  此病会引起肾脏改变,引起每日<5L的多尿,尿比重1.020。其他的表现有烦渴、疲劳、腹部痉挛、关节痛、阴茎异常勃起,有时还会有腿部溃疡及骨变形。

  (十二)其他原因

  l.诊断性检查使用造影剂的x线检查会引起一过性的多尿。

  2.药品利尿剂必然会引起多尿。强心剂,维生素D、地美环素、苯妥英、锂、丙氧芬也会引起多尿。]]>

诊断

  【诊断检查】

  1.询问病史

  (1)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职业。

  (2)既往史:主要是了解患者内分泌代谢疾病史(如糖尿病等)、肾脏疾病史、药物应用史。因为以上三种情况均能导致多尿。

  (3)症状情况:包括多尿的起病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

  1)起病时间:如果发现尿量增多、时间较长,首先考虑内分泌疾病或肾脏疾病:如果时间很短,只是暂时出现多尿,要排除是否为摄水量过多或应用利尿剂。

  2)诱发因素:在大量饮水后出现多尿,考虑功能性;在应用相关药物后出现多尿,要注意药物反应的可能;在精神紧张如考试、比赛等情况下出现多尿,考虑与精神因素有关。

  3)伴随症状:①伴烦渴、多饮,见于尿崩症;②伴多饮、多食、消瘦,多见于糖尿病;③伴高血压、周期性麻痹。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④伴肾脏疾病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⑤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后,考虑急性肾小管坏死。

  2.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多尿患者应注意其生命体征的检查,尤其是血压。多尿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而出现血压不稳定,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应马上参照危重急诊处理程序给予相应的生命支持并监护,但大多数情况下。多尿患者的生命体征是稳定的。

  (2)一般检查:主要检查患者面容、皮肤黏膜脱水情况。多尿患者脱水明显者可出现眼窝凹陷、皮肤黏膜干燥、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减退等体征。

  (3)专科检查:主要检查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肌力检查、神经反射及肾区检查。

  3.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有无蛋白尿、血尿等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患者尿液的比重和渗透压,以助于判断肾脏疾病的性质。

  (2)肾脏彩超: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患者肾脏和尿路形态。如肾脏缩小,提示慢性病变;肾盂积水,提示尿路梗阻;而结石或肿瘤,肾脏彩超可以直接显示。

  (3)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糖,这些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判断,如血糖升高考虑糖尿病可能,多尿本身或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均可引起低钾,而肾脏疾病则很可能出现肾功能的异常。

  (4)激素检查:有助于垂体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引起多尿的诊断。

  (5)CT或MRI:考虑垂体疾病者虽好予头颅MRI检查,考虑肾脏原因或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行肾脏及肾上腺检查。

  4.初步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于多尿患者的病因诊断大致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内分泌疾病。

  1)尿崩症:是下丘脑一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失水、持续低比重尿,结合水剥夺试验和高渗盐水试验可诊断.也可行头颅MRI检查以便观察垂体形态。水剥夺试验:试验前先排尿,测尿量、尿相对密度、血压、体重、血细胞比容.此后禁水8~12h.每2h排尿一次重复上述检查。尿崩症时虽然禁水但尿量仍多而相对密度不增加,体重因失水下降1.5~2.5kg.血压可有下降,血细胞比容升高。

  高渗盐水试验:试验前禁水8h,清晨起床lh之内饮水每公斤体重20mL.30min插导尿管.每15min收集尿标本,测尿量,计算每分钟尿量.当连续2次每分钟排尿大于5mL时,开始静脉滴注2.5%NaCl溶液[0.25mL/(kg?min)-1]。历时45min。如滴注期间或滴完以后30min内尿量持续不减甚而上升,则静脉内注射0.1U垂体加压素。若为癔病性多尿,经高渗盐水刺激后能分泌足量抗利尿激素,则尿量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则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量才明显减少。

  2)糖尿病:典型症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不典型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肥胖者,仅表现多饮、多尿。典型的实验室检查表现衄糖高、尿糖高,胰岛素释放和C-肽检查不正常,不典型病例须做糖耐量试验方可确诊。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有顽固性高血压和低血钾、周期性肌肉麻痹、抽搐及痉挛,生化显示低钾,CT或MRI检查可发现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增生。

  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甲状旁腺腺瘤(占90%)引起,患者烦渴多尿,肌肉松弛,乏力软弱,恶心、呕吐,便秘。实验室检查血钙高,尿钙高,碱性磷酸酶升高。X线柃查可见骨膜下皮质吸收、脱钙或骨折、骨畸形等。

  (2)肾脏疾病:

  1)肾性多尿:有肾脏病史,肾功能检查尤其肾小管功能的检查表现异常。

  2)急性肾衰竭:一般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无尿期后出现多尿期。其特点有肾功能减退,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

  3)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的早期往往表现多尿(主要是夜尿增加),尿相对密度低.多为1.010~1.012,尿渗透压低,放射性核素肾图表现低平曲线。

  (3)功能性多尿。

  1)精神性多饮、多尿症:患者往往可以耐口渴,此时尿量可以明显减少,而尿相对密度可升高至1.015以上;患者易同时有一系列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

  2)暂时性多尿:由摄水量过多或利尿剂应用引起。]]>

推荐科室

  • 暂无推荐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