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感有什么症状
中医很少有内感这个提法,有内生五气之说,是相较于外感六淫而言,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这五种病因素治病所表现的证候与外感证候似是而实非。内风常称肝风内动,与肝有关系,常夹痰火为患,若风痰火相互搏结,随气上逆,轻则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抽搐、震颤、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由脾肾阳虚而生,属虚证,又称虚寒。虚寒又以肾阳虚衰为主,常见阴寒内盛、形寒怕冷、四肢不温、四肢逆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腹中冷痛、面浮肢肿、神志迟钝、以及脾肾阳虚、表现面色苍白、腰膝酸冷、脘腹冷痛、五更泄泻、小便清长。
内湿,常见寒湿中阻,表现完肤痞满作胀、恶心呕吐、头重如裹、腹痛、肠鸣泄泻、苔白腻。
湿热内蕴、发热倦怠、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胁痛、口苦、小便频急、疼痛、肌肤黄染、瘙痒。
脾虚湿困、面色痿黄、神疲乏力、脘腹胀满、大便溏软、肢体困重、舌质淡胖。
内燥的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症状为主。
内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见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不寐、口苦口干、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出血、吐衄。虚火,见五心烦热、潮热骨蒸、颧红盗汗、腰膝酸软等。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