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以导致前列腺炎吗?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前列腺炎已经成为一种困扰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临床上许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同时也受到便秘的困扰,那么便秘与慢性前列腺炎有什么相关性吗?我想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
首先从人体的解剖和生理方面来看,前列腺和直肠都位于盆腔,前列腺在直肠的前面,两者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直肠前壁。直肠的功能是储存粪便,当粪便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导致直肠内压力升高,从而使人产生便意而排便。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和对人体有害的代谢毒素,所以大便通畅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非常重要。长期的便秘可以导致细菌和代谢毒素在人体内的积蓄,日久就会导致病变的发生。虽然前列腺包膜比较坚韧,可以防止来自周围组织的细菌和毒素的侵袭。但现代解剖学研究发现,在直肠和前列腺之间有2-6条痔生殖静脉相通,所以来自直肠的细菌和毒素完全有可能通过这些痔生殖静脉进入前列腺内,从而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特别是在便秘导致直肠内压力过高,细菌和毒素排泄不畅时,更容易导致或加重前列腺炎。
大量的粪便储存在直肠内,还可以使盆腔内压力升高,从而影响前列腺和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局部代谢产物的堆积导致各种症状的产生,尤其是疼痛症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也会使前列腺炎更加难以治愈。
中医认为“通便可以排毒”,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治疗手段使患者的大便通畅,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在治愈前列腺炎的同时,又可以通便以促使细菌和毒素的排泄,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从上可见,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中,保持大便通畅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便秘的患者。由于直肠和前列腺之间有2-6条痔生殖静脉相通,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可以使药物直接进入前列腺内发挥治疗作用,这也是栓剂治疗前列腺炎的机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