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医生亲解复杂动脉瘤栓塞手术过程。

颅内动脉瘤千千万,治疗策略万万千,下面分享我们最近治疗的一个后交通动脉瘤,其实是个镜像动脉瘤,右侧动脉瘤是责任动脉瘤,有些难度,现总结如下。 女性,59岁,突然剧烈头痛2小时入院,行头部CT检查,发现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紧急行脑血管造影,发现双侧后交通动脉瘤,其中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主要从后交通动脉发出,另有一个子瘤完全从后交通动脉发出,直径小于1mm,右侧后交通动脉胚胎型。

右侧2D侧位像,显示动脉瘤影

右侧3D显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比较复杂,动脉瘤大小及形态。

左侧2D正位显示后交通动脉瘤

左侧2D侧位显示动脉瘤

考虑双侧动脉瘤,开颅风险较大,介入栓塞风险及创伤相对来说要小些。   另外术前当晚,病人出现了右侧眼睑下垂,右侧瞳孔散大,立即复查头部CT,颅内出血大致同入院,没有做什么处理,经过大约6小时后,右侧动眼神经麻痹情况居然缓解了。   左侧动脉瘤相对简单,这里只介绍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右侧后交通动脉有一个较大的母瘤,在后交通动脉上另发出一个直径不足1mm的子瘤,这个子瘤出血的可能性也不能够排除,关键的是该病人右侧大脑后动脉不怎么显影,我们做了压颈试验后,右侧大脑后动脉仍然没有显影,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为胚胎型,所以这个子瘤一定要栓塞,至少也要简单的填塞,右侧后交通动脉也一定要保留。我们认为这就是这个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难点所在。

我们考虑单纯放置颈内动脉支架,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设计放置右侧后交通动脉支架,直接从颈内动脉放入右侧后交通动脉,角度太小,不能够实现。即使支架导管能够放到右侧后交通动脉,因为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内径相差太大,支架不会很好的打开。

选择经左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植入支架导管到右侧后交通动脉,因为前交通动脉开放不够,不能完成目标。

我们选择放置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然后推挤支架,缩小瘤颈(灯笼技术),母瘤,子瘤各放一根弹簧圈微导管,先将母瘤用弹簧圈填充,剩余区域及子瘤构成一个相对而言简单的动脉瘤,填一个弹簧圈,再将母瘤填塞致密,达到目标效果。

先放置headway21支架导管到右侧大脑中动脉 放置headway17软微导管到子瘤口。 放置 headway17普通弹簧圈微导管到母瘤瘤腔。 半释放3mm*6cm3D弹簧圈,释放并且推挤3.5mm*15mmLVIS支架。 通过headway17弹簧圈微导管释放1个弹簧圈效果。

通过headway17弹簧圈软导管释放一个1mm*3cm弹簧圈到子瘤后的效果。

再释放1.5mm*4cm弹簧圈2枚   释放收尾弹簧圈。

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相对宽颈的微小动脉瘤或宽颈分叶状、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部或体部发出的动 脉瘤,单凭一根微导管难以达到满意的栓塞效果,我们采用双微导管分区栓塞的办法,先用一根微导管栓塞母瘤,剩下的区域和子瘤再用另一根微导管来栓塞,相对而言就简单一些了。 更多专业,系统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园地,请关注☞神经介入戴医生头条号,欢迎转发。科普健康,传播正能量也是一项功德。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