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肺小结节
什么叫肺小结节? 肺内直径小于10mm边缘清晰的密度增高阴影,称为肺小结节。肺结节可分为二大类:良性和恶性肺结节。良性肺结节常见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局限性慢性炎症等。肺小结节为什么会如此之多? 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定期体检的人越来越多。 ②高质量胸部CT的广泛应用。 ③环境污染。 ④与宠物接触增多,各种寄生虫感染机率增加。 ⑤抗菌药物的滥用、免疫力低下或免疫抑制疾病的增多,造成肺小结节的“生产”增多。 尽管大多数的肺小结节是良性的,但因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榜首,且晚期阶段治疗手段有限、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故公众对肺小结节多怀有本能的恐惧之心,这也体现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本文说的是CT发现的真实肺小结节,因平片发现的肺内小结节影,有可能是肺外重叠影,需进一步CT检查证实。如何正确解读肺小结节? 肺结节大小 CT图像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厚度,厚层图像会因邻近正常低密度肺组织的参与,造成部分容积效应而使结节变小,导致结节大小不真实和两次比较困难。建议使用薄层(层厚1-2mm)CT扫描,先确定结节大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直径小于5mm的肺内小结节,其恶性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不足1%,直径10mm的肺结节,其恶性可能性则上升到28%以上。 肺结节密度 由于前面提到的部分容积效应,小结节如用厚层CT扫描,其密度往往较实际密度要低,有时即使是钙化结节,也会在厚层CT上呈磨玻璃样密度,建议使用薄层,先确定肺结节密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密度很高结节 特别是接近或达到钙化密度的,一般为良性病变,可能是增殖灶甚至是钙化灶,常规复查即可。 中等密度结节 这类较为复杂,要结合其大小、边缘、内部结构、周围情况、强化程度等综合判定,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师会诊。 磨玻璃样结节 一般先观察3个月,以排除暂时性的结节(炎症、出血等所致)。3个月以上依然存在的,称永久性纯磨玻璃结节。永久性纯磨玻璃结节分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如直径小于8mm,多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系癌前病变(即有可能会变癌),半年或一年复查即可;大于8mm的纯磨玻璃结节,则原位癌(癌前期)或微浸润癌的比例会增高,需密切观察,也可适时微创手术切除。
混合磨玻璃结节以微浸润腺癌或高分化腺癌的比例较高,需高度警惕,适时处理,但多为低度恶性,发展很慢,预后较好,故也不用太紧张。
另外,结节还要注意其数目。密度较高的多发(2个或以上)结节,多为良性可能,除非是转移瘤。多发磨玻璃结节,系多发独立病变,而非大病灶的转移,可单独分别对待,预后与单个磨玻璃结节相同。 总之,对于体检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应根据年龄、吸烟史、结节大小、结节密度、家族史和影像学表现等情况综合判断,也不要过份慌张,找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特别是擅长胸部的放射科医师会诊,以判别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并听取处理意见:随访?手术?射频消融?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98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