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医生的宝宝住院,他会怎么做

  1.我会准备好宝宝的门诊病历、抽血化验以及B超、CT、MRI等检查报告单(5项)将他们打包放在一个文件档案袋内。

  2.我会在宝宝门诊卡内预留500元,在住院账户户头上存上足够的钱(大体的住院费用,可以咨询主刀的主任医师)。

  3.因为照顾住院宝宝,多需要父母陪同。我会带上一些必要的生活日用品。

  4.入院后,我会认清自己宝宝治疗小组的所有医师成员姓名以及责任护士姓名。因为住院病房实行治疗小组管理病人的制度(一个病人,只有一个治疗小组)。由主任、副主任、主治、住院医师构成的阶梯式治疗小组。主任或副主任负责治疗方案与手术方式的制定,主治负责具体治疗内容的调整,住院医师负责最琐碎的一切事物。

  5.我会找住院医师详细汇报宝宝的具体病情(非工作上班时间,住院事物疑问请咨询值班医生);与要求主治医师,尽量采用医保用药;与主任、副主任商讨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手术日期;与责任护士沟通输液期间的各种不适于输液瓶的更换。

  6.住院期间,我会联系自己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要求其列出详细的报销应备材料以及报销手续。同样,我也会咨询当地的医保、社保中心,列出自己报销所需的材料,并将列表交给住院医师。

  7.我作为宝宝的法律监护人,一名爸爸或妈妈,住院期间的一切签字,应当是在理解医师告知的所有风险后,并将自己的疑问及时反馈医师,以充分沟通后,才签下自己的名字。若我委托宝宝的爷爷或他人代为签字,我一定会事先出具详细的书面委托证明,署名签字并印上指纹,同时附上户口簿复印件(以证明父子亲属关系)。

  8.手术前的麻醉师探访,我一定详细告知麻醉师宝宝的药物过敏史,近期心肺疾病史,以及手术、输血史。

  9.始终相信,医师与护士是宝宝健康的守卫者。因为医师在手术签字单上也签下了他的名字,那是法律上认定的文件。医师同我、我的宝宝三方都共同承担着术后治疗并发症的风险。但若是对治疗、手术、并发症有疑虑,我凭那一纸文书,同医院对簿公堂。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