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专题008】颈动脉斑块治疗的三种手段
在介绍之前,需要强调一句话:任何疾病都需要经过专业机构、专业医生的科学评估,才可能获得精准的诊断,才能获得最规范的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也不例外!颈动脉斑块可以导致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科强化干预,开放手术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一、内科强化干预
1、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膳食平衡”、“合理运动”、“坚决戒烟”、“控制体重”等,这在先前的科普文章中多次提及。
2、基础疾病的干预
在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超重或肥胖等
3、药物治疗
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药物治疗。
①“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还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及时血脂恢复正常,常规使用此类药物也可明显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复发率和病死率。临床上常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②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主要的作用为抗血小板聚集。当血管中存在斑块,类似狭窄的马路上的交通拥堵,此时血小板就容易沉积、形成血栓。阿司匹林可以使得血小板不易聚集而不会沉积、形成血栓。氯吡格雷也有类似效果,但价格昂贵。
③西洛他唑:具有血管扩张、抗血小板、保护血管内膜、抑制血管内皮增生等作用。不仅效果类似阿司匹林,还能有效改善脑血循环、减轻脑缺血症状。
二、开放手术
对于颈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或者中度狭窄(≥50%)以上合并斑块溃疡或发生过TIA(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符合一定条件就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这是目前依然称为“金标准”的手术方式,有将近60年的历史,技术成熟,目前国内外仍在广泛应用。通过手术取出颈动脉斑块,直接解除狭窄,恢复管腔的通畅。
三、介入治疗
是近20年来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血管造影条件下,经股动脉穿刺建立通道,在脑保护装置保护下,通过导管、导丝的配合将颈动脉支架输送并释放在颈动脉狭窄区域,随着支架的扩张解除局部血管的狭窄,达到改善血流的目的。
一般说来,对于无法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往往选择创伤小的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