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你需要知道的:之二

“望闻问切”,手足口病到底长啥样?

即便我们在生活中万分的小心,宝宝还是有可能感染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症状一般是怎样的呢?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

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

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虽然说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但也有例外,特别需要大家注意。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有一种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和相关死亡主要就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症状比较严重,可能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一旦孩子突然出现持续高热、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或神志不清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最为常见,该型病毒感染导致的脑干脑炎病情最凶险。

既往的监测发现,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认识了手足口病,家长在流行期间就要留意儿童的身体状况。

当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一旦被诊断为手足口病且遵医嘱居家隔离治疗的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一定要立即到医院救治。

简单易记方便做,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诀”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病毒是怎么传播的了,那就知道该怎么去预防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就是: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这里我们有个十五字方针:

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具体说来,主要的预防措施有这几项: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