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哮喘后会变得孤僻,如何破解:之一
临床研究证实,许多支气管哮喘儿童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忧郁症、恐惧症和精神紧张等心理异常,主要表现为孤独、自卑、执拗、心情抑郁、紧张甚至厌世和狂躁情绪。这些心理异常可进一步诱发加重哮喘病情,因此对哮喘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有重要作用。一般对哮喘儿童的心理教育需单独进行。一、树立治疗哮喘的信心
因为支气管哮喘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和反复住院等,许多哮喘儿童及家长因此而丧失治疗信心。在首次接诊时就应该让患儿及家长明白,哮喘虽然难以治愈,但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消炎治疗,可以使大多数哮喘病人得以长期缓解,病情稳定甚至终生缓解。让患儿及家长正确认识哮喘的治疗和预后,可采取暗示性语言和行为对患儿的遵医行为和良好习惯进行肯定和鼓励,帮助患儿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
二、解除患儿对哮喘发作的恐惧和忧郁心理
许多患儿对哮喘急性发作往往十分恐惧,并因难以治愈和反复发作而产生忧郁心理,这种心理常常进一步诱发加重哮喘,进而影响到治疗措施的施行。
1.对哮喘猝死的恐惧:哮喘发作时,患儿常因胸闷、喘息而烦躁不安,尤其是重度发作时常有濒死的感觉。要让患儿充分了解到绝大多数哮喘发作导致的死亡是跟治疗不规范或治疗不及时有关的。在哮喘缓解期主动进行抗炎治疗可以减少或避免哮喘急性发作,即便哮喘急性发作,如果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也可以避免死亡。
2.害怕哮喘发作而过度限制活动:要让患儿及家长明确,在急性期应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形式。但是在哮喘缓解期应和正常人一样有充实的生活,并尽可能参加一些正常活动包括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方法,有效减少哮喘的发作。要注意运动锻炼宜选择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锻炼方式。以无不适感、不良生理反映为准则,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3.因哮喘反复发作而产生忧郁感:许多患儿因哮喘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而产生忧郁情绪,甚至厌世感。对于有严重恐惧和抑郁心理的哮喘患儿,还应单独给予心理指导及放松训练。对哮喘患儿进行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有利于放松患儿身心,从而缓解其恐惧、抑郁情绪。放松方法:指导并示范家长对患儿进行按摩放松训练,按摩顺序由头面部开始,依次向下按摩颈、肩、双上肢、双下肢以及后背,放松时间以晚上睡前为宜,每次按摩20min。放松按摩时,若同时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有助于患儿肌肉的进一步放松,消除其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4.对哮喘预后的担心:现已确认抑郁心理是决定哮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请一些经过心理教育后得到改善的患儿及家长进行现身说法,病友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鼓励,有助于负面情绪的缓解。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98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