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宝宝们该注意什么?



24节气今天迎来了——小暑,小暑有哪些特点?应该注意哪些?

1.节气特点

  每年的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2.保健要点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就是在形容夏季闷热潮湿的气候。这个季节养好脾胃,到了秋季高送爽的季节,宝宝才能更好地把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并运化到身体内部。所以,这一时期育儿的重点应该是在消暑纳凉的同时防止寒气和湿气入侵。

  夏季小宝宝的消化功能会减弱,食量会有所减少,这是正常的(俗称苦夏),不要强迫孩子按以前的量吃,那会破坏孩子的消化功能,会使孩子积食,甚至腹泻。其实,到了夏天大人也不爱吃饭,孩子和大人一样的。体重增长不理想不要着急、天气凉爽下来会有个补长的过程。这点妈妈们要理解!

  孩子夏季活动量大,空间也大,吃的生冷食物也比较多(黄瓜、西红柿等),1岁以上的孩子应定期适当吃驱虫食物,例如南瓜籽仁。

  不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吃冷饮,因为冰激凌等冷饮是披着冰衣的“火球”,所含的高热量往往是暑热的帮凶。

        

         摄入量过大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转化为体内脂肪,这是较常见的一种途径;二是以病态方式将这些多余的能量排解出去,这种病态可能就会表现为发炎,最常见的是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

        同时,低温容易损伤宝宝娇嫩的肠胃黏膜,影响消化系统,造成必需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中暑危险。尤其是一身大汗时,会使身体肌肉和细胞急剧收缩,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因此家长应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夏季生活习惯,要避免给宝宝吃低温食物。同样也不应给孩子吃过热(超过40℃)的食物,否则孩子容易咳嗽。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