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中药治疗及辅助治疗(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年龄;(2)生育要求;(3)症状的严重性;(4)既往治疗史;(5)病变范围;(6)患者的意愿。
腹腔镜手术确诊-病灶切除-术后药物治疗减少复发被认为是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金标准治疗方案。但决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铁则。
手术种类及选择原则
1. 保守性手术:即病灶切除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手术尽量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剔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以及分离粘连。适合于年龄较轻或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保守性手术以腹腔镜作为首选。
2. 保留内分泌功能的子宫切除术:切除全子宫,保留卵巢。主要适合无生育要求、症状重或者复发后经保守性手术或药物治疗无效,但年龄较轻希望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者。
3. 根治性手术: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适合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症状重或者复发后经保守性手术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的:抑制卵巢功能,阻止内异症的发展,减少内异症病灶的活性,减少粘连的形成。
选择原则
1. 应用于基本确诊的病例,不主张长期“试验性治疗”。
2. 尚无标准化方案。
3. 各种方案疗效基本相同,但副作用不同,所以,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及经济能力。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作用机制及副作用
www.yihu.com:用法:根据需要应用,间隔不少于6 h。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偶有肝肾功能异常。长期应用要警惕胃溃疡的可能。
2. 口服避孕药:用法:连续或周期用药,持续6个月及以上,可较长时间用药。
作用机制:抑制排卵。
副作用:较少,偶有消化道症状或肝功能异常。40岁以上或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血栓史及吸烟)的患者,要警惕血栓的风险。
3. 高效孕激素:用法:连用6个月。
作用机制:合成的高效孕激素可引起子宫内膜蜕膜样改变,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同时,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副作用:主要是突破性出血、乳房胀痛、体质量增加、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
4. 孕三烯酮:用法:2.5 mg,2~3 次/周,共6 个月。
作用机制:孕三烯酮是雄激素衍生物,是合成的19-去甲睾酮衍生物,是1种抗孕激素的甾体激素。主要作用机制是减少ER、PR水平、降低血中雌激素水平、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
副作用:雄激素样作用如毛发增多、情绪改变、声音变粗。此外,还可能影响脂蛋白代谢,可能有肝功能损害及体质量增加等。
www.yihu.com-a:用法:依不同的制剂有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每28天1次,共用3~6个月或更长时间。
作用机制:下调垂体功能,造成暂时性药物去势及体内低雌激素状态。也可在外周与GnRH-a受体结合抑制在位和异位内膜细胞的活性。
副作用:主要是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如潮热、阴道干燥、性欲下降、失眠及抑郁等。长期应用则有骨质丢失的可能。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98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