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对人体的损害到底有多大,?
严肃的问题——次声波的杀伤力如何?原创 2015-11-05 丁香园 丁香园
地狱之梯布朗大学的生物医学大楼里有一部电梯,被称为「通向地狱之梯」。
只要电梯门一关,虽然不会听到什么异常,但乘客就是能感觉到耳朵在振动。没穿厚外套的话,还会感觉到身体的振动。即使只坐着电梯上两层楼,乘客都会感到恶心难受。
这是一部典型的旧式电梯,轿箱内径大小约为 2 m ? 2 m ? 3 m,有一盏嗡嗡作响的荧光灯,天花板上的风扇有一片扇叶已经弯曲了。电梯风扇的功率并不大,然而那片弯掉的扇叶,恰好以一定的速率改变了这个密闭空间里的空气流动。
这样的结构让这部电梯成为了一个完美的低频声波共振器。
次声波的危害人的眼球是充满液体的近似球体,肺是充满气体的一层膜,而腹部则包含了各种被液体、固体或气体填充的组织结构。人体几乎所有部位都能在特定的频率、足够的强度下产生共振
因此,如果外来振动的能量足够,这些组织结构就会随着它们周围气体分子的低频振动而伸展或收缩。
由于我们无法听到次声波,因此通常不能确切地意识到这种次声响度有多大。
130 dB 时,次声波会导致内耳开始产生与正常听力无关的定向压力畸变,影响人的语言理解能力;
150 dB 时,人会感觉到恶心以及整个躯体的振动感,胸腹部的振动感更显著;
166 dB 时,人会感觉呼吸困难,因为低频脉冲开始作用于肺部了;
177 dB 时,此时 0.5~8 Hz 的次声波能诱导一种频率异常的呼吸效应;
但是如果想用共振效应直接破坏人的脑袋,音响强度恐怕得达到 240 dB。
此外,通过诸如地面介质传播的振动波,能够经骨骼传到人体,这会使得整个躯体以 4~8 Hz 的纵波和 1~2 Hz 的横波产生共振。
这种整个躯体共振的效应会造成很多问题,包括短期内的骨关节损伤,和长期作用下导致的恶心和视觉损伤
由于次声波普遍存在,尤其在重工业领域里,为了减少次声波对工作人员的刺激,美国联邦和国际健康安全组织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指导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