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爱的误区,关注孩子生长

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小佳是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她从小进队,刻苦锻炼,为热爱的体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今年的她已经16岁了,这花一样的年纪本该天真无邪,但是她却一直有一个说不出的遗憾,2年前到现在,她的身高就没有再增长过,停在了149cm 。经过骨龄检测,她的骨骺已经闭合,这次就诊是她一个人来的,她咧了一个大大的笑脸,然后说,我就是不死心,过来看看。她的成熟与冷静将我安慰的话噎在了嘴里,这么坚强懂事的一个小姑娘,为什么就长不高了呢?和小佳后面的交谈让我了解了其中的缘由。 小佳的爸爸181cm,妈妈165cm,按照CMH法计算遗传身高:男孩遗传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 + 6.5CM,女孩遗传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 - 6.5CM。她的遗传身高应该是167cm,遗传条件很好,爸爸妈妈一直在抓孩子的学习和体能,从来没有定期的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以及骨龄的监测。在5岁到8岁期间生过一场大病,导致那3年几乎没有怎么长过。 其实大多数家长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知识了解的太少,往往根深蒂固的坚持着传统观念和认识误区,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后果,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学业、交际、就业、婚恋等一生的生活质量。 那么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误区一:“二十三,蹿一蹿”,孩子是晚长,不着急不着急 有一种说法叫“二十三,蹿一蹿;二十五,鼓一鼓。”那么,人到了23岁蹿一蹿就能够长高么?之所以有“二十三,蹿一蹿”的说法流传下来,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过去的生活物质条件不是很好,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从而生长发育迟缓。后来营养条件得到改善,而如果骨骺线还处于未完全闭合的状态下,身高再长一些也就顺其自然了,而这种说法也就顺延了下来。 直到现在,也有孩子比较矮,家长不着急的情况,觉得后面还是会长的,毕竟二十三蹿一蹿,二十五鼓一鼓嘛。但是实际上,错过孩子长高的最佳时机,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十分不利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过了23岁,骨骺线已经完全闭合了,身高也就不再增长了。所以“二十三,蹿一蹿”这个说法的有效性,仅仅针对于那些到23岁骨骺线还没有闭合的人。而骨骺线的闭合,因人而异。比较早的,在15-17岁就会闭合;比较晚的,在17-19岁闭合。 要想长高,就一定要抓住骨骺线闭合之前的时间,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补充足够的营养,在黄金时间去长高,千万不要依赖于二十三蹿一蹿。 误区二:父母身高都很高,孩子也一定会高 父母高孩子也一定会高?遗传确实对于下一代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孩子的身高情况也不是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身高,父母的身高基因只能够遗传给下一代70%,其余的30%完全是取决于后天的多个方面的。包括饮食习惯,睡眠及运动等。同时疾病与发育情况也会对后天的30%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里也提示各位家长,要关注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努力抓住30%的后天机遇! 误区三:增高保健品堪比耗子药,一粒就见效 在门诊问诊时,发现90%的矮小患儿都服用或者使用过广告宣传的胶囊、冲剂、含片等增高保健品,以及增高鞋等增高器械。 目前增高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保健品和器械作用原理不明,完全是利用了家长的“病急乱投医”心理进行虚假宣传,盲目夸大产品效用,欺诈广大消费者。更有很多口服保健品含有性激素等成分,也许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增高效果,实际上则大大加速了孩子的骨龄成熟,严重压缩了孩子的生长空间,得不偿失。 除了增高保健品和增高器械外,各种广告上也常常出现“某某增高门诊”、“某某指导中心”、“某某科研所”等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名字,在这里温馨提示广大家长千万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一定要选择大型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这样孩子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有保障。 专家提示:矮身材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勿病急乱投医! 家长一定要养成监测孩子生长发育进程的习惯,每3个月定时、定点、使用同一测量尺给孩子测量身高。一旦发现孩子矮小,或者青春期前身高猛蹿,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大型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及早发现矮小,也能节省整体的治疗费用! 让我们走出爱的误区,为孩子做好身高管理这件小事!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