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都觉得
那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出糖尿病
甚至几岁的孩子都会患上这个病
而青少年患上的通常是最难治的1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约占5%。别看比例不高,根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最新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人群已达1.14亿。
1.14亿的5%,就是近6百万人患有1型糖尿病,人口规模可以比肩中型省会城市了。
他们面临的,是终身胰岛素依赖和预期寿命大大缩短,命运令人唏嘘。
1型糖尿病的根源,是胰腺β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的不断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失控,只能依靠外源性的胰岛素。
一般认为,胰腺β细胞损伤是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所致,目前尚无可行的治疗手段。
但是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让1型糖尿病人有了摆脱胰岛素终身依赖的希望。
美国著名代谢病研究机构——贝克曼研究所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之所以会攻击β细胞,可能是因为β细胞自己出错了!
美国贝克曼研究所的 Bart Roep 博士在实验中发现,1型糖尿病人的β细胞疑似因胰岛素基因的“错误读取”产生了异常蛋白质,从而激发免疫反应。
引自《From 'good fat' to beta cell breakthroughs: Diabetes experts present research at ADA Conference》
也就是说β细胞出现了异常,免疫系统才会去攻击它,导致这种细胞的死亡和休眠。
Bart Roep 博士表示:“这意味着仅靠免疫疗法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治疗β细胞。”
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使β细胞恢复正常,免受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并且修复受损及唤醒休眠的β细胞,最终恢复胰岛功能。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β细胞是否恢复,1型糖尿病是否康复了呢?
1
C肽值回升
按目前临床检验标准,空腹C肽在0.8-4.2ng/ml是正常的,相当于0.3-1.3nmol/L。低于这个值,表示胰岛功能受损。
如果C肽值开始回升,则意味着胰岛素的分泌量回升,胰岛功能开始恢复。
2
外源性胰岛素减少直至停用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受损,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如果自身胰岛功能恢复,胰岛素分泌量回升,则外源性胰岛素就可以减量直至停用。
3
相关抗体转阴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相关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ICA)等。如果这些相关抗体转阴,表示免疫系统不再攻击胰腺β细胞。
虽然我们发现了1型糖尿病的“秘密”,但是因为导致β细胞产生异常蛋白质的机理还不明确,所以至今尚无有效的办法来修复异常的β细胞。
然而,最新临床治疗的多个病例中发现,特定的中医药综合疗法具有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并发症的效果,甚至出现了相当比例的C肽值回升、相关抗体转阴、胰岛功能恢复的病例,这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根据上述新发现,中国价值医疗服务平台健康之路联合美国贝克曼研究所著名专家和上述临床医疗团队,已在海南三级综合医院启动了:
“青少年1型糖尿病国际医疗合作项目”
如果您身边有6-25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
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
点 此 咨 询
也可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和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