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当蜡笔,商场撒泼打滚”孩子犯熊时,打还是不打?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20-01-10 09:23:48举报

当妈后,你有多少个想揍娃的瞬间


“在商场撒泼打滚的要玩具,好好说不听,还把包装拆了”
——@迷糊的糊

“陪娃写作业,玩橡皮擦、削铅笔啥花样都有,一个小时才写了几个字,衣架在手里都快捏变形了”
——@WHUU

“把我的口红当蜡笔,涂的满墙都是,还把我SK2面霜全挖出来了,血压一下子飙升”
——@小豆豆

“早起送幼儿园,让他吃饭他在那玩吃的,磨蹭的好不容易吃完可以出门,又跟我说妈妈我想拉粑粑,日常逼疯老母亲”
——@小懒
......



专家说孩子不能打,但亲身经历过爸妈会发现,这太难了吧!孩子熊的很,咋忍得住?


vivi妈觉得:暴力解决不可取,不顾娃的生理心理蛮打都该被制止。真忍不住时,爸妈必须先搞清楚这些事情。


先想清楚,为什么揍娃?


揍娃前,爸妈先想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打孩子?


>>>宣泄自己的情绪?不可以!


如果是因为娃“犯错”让你生气,或者你自己遇事不顺,用揍娃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那么请你先自我冷静,不行揍自己去,别把孩子当出气筒



>>>为了强化惩罚,建立规则


如果是出于对孩子犯错的严重性,事先用过罚站、没收零食等方式没效果,自己理性思考后决定强化惩罚(揍娃)。


ps:打孩子不是为了让他受伤,而是让孩子心理震慑,即使不疼也能对这个惩罚有顾虑。 



什么事可以打,什么事不该打


对家长来说,心里一定要拎清的是:什么事可以打娃?


>>>不该打:属于成长正常行为


大人眼里孩子的“不正常”行为,实际上是儿童成长发育阶段的正常表现,需要的是耐心引导,教娃懂得社会规则,而不是动手。


就说2岁的孩子,啥事都要和你对着干,整天就说“不”,在大人眼里,这熊孩子无理取闹,但实际上,孩子处在自我意识萌发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叛逆期”。


还有2~4岁的秩序敏感期,4~5岁撒谎期等,都是孩子特定阶段的正常表现。


遇到这些情况,先默念“正常情况,亲生的亲生的”,再换位思考从孩子角度出发,有利于更好的沟通和陪伴。



>>>该“打”:触及底线,多次教导无效


而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或是严重后果的,再一次次沟通引导无效后,想强化惩罚让孩子记住。


就拿vivi妈来说,我的底线是安全第一,平时也是多次教育,如果vivian还没听进去,比如有人敲门直接去开了门,拿了陌生人的食物等,我可能真的忍不住。



决定揍娃时,注意这几点


打孩子是下下策,如果真忍不了,vivi妈建议爸妈们揍娃前记住几点:


1. 惩罚及时性


孩子刚犯错惩罚,比较能让孩子把错误行为和惩罚联系在一起。


拒绝秋后算账,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娃记忆系统不牢固,这样的惩罚就变成无理由的挨揍了。


2. 控制好情绪


先收拾好自己情绪,如果失控的大吼大叫,对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伤害,比起知道错了,孩子只是害怕去顺从,也给孩子坏榜样。



3. 控制好力度


别打骨骼、关节等部位,最常打的屁股也要慎重,尤其是男孩,因为蛋蛋离屁股很近,之前就有因为打屁股伤到孩子睾丸的新闻。


比较安全的部位是手心儿,打了能疼一小会儿,也能起到效果。


4. 选择好场地


要顾及到孩子自尊心,别在公共场合动手,做错事不代表孩子就能不被尊重,即使是惩罚及时性,也可以回家再说,而不是直接就动手


5. 及时反思


孩子的错误行为,有时折射的是父母的缺失,要想想是自己忽视让孩子有不被爱的感觉。比如:


孩子不断制造破坏刷存在感,可能是为了引起爸妈的注意;


有了二宝后,大宝开始哭闹,行为退化甚至动手打二宝;


事后及时和孩子沟通和拥抱,让娃知道,爸爸妈妈只是针对你犯错才惩罚你,不是不爱你。



最后,vivi妈想说,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不论是打还是罚,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使用这个方法前,自己心里要有度,别忽视平时和孩子的互动与陪伴。


举报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