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人士,要警惕这5种情况,别耽误了才后悔!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22-01-19 13:30:14举报

很多人在查出高血糖后,并不是很上心,要么忘记复查,要么连药都忘吃。


但其实高血糖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慢慢发展出其他并发症,让病情更严重。


所以,高血糖人士要遵医嘱好好吃药、测血糖,做好自我管理。在出现某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及时去医院「内分泌专科」就诊。


-本文作者-


高血糖人士

出现这5个症状,及时去医院



1、一周内出现多次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为:心慌、冒冷汗、饥饿感。


如果一周内出现3次及以上的低血糖症状,说明近期降糖药的药量和进食量、运动量不匹配,血糖波动大,需要尽快去医院,由医生根据现在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2、看物模糊,视力下降速度快

在血糖快速下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看物模糊,一般数天后可自行缓解


如果不能缓解,说明可能出现糖尿病眼睛的并发症,比如眼底微血管受损,黄斑变性等,导致视力减弱。


因此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时,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眼睛是否发生病变,以免情况进一步严重。




3、手脚麻木,冬天更冰凉

高血糖人士,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会变差,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很容易出现末端神经病变。


因此近期如果出现手脚麻木、寒凉甚至刺痛,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是肢体末端的神经和微血管“堵”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4、伤口愈合难

血糖处于较高水平,易影响伤口愈合能力。


因此如果伤口在1-2周未能长好,一定要去医院就医,防止出现细菌感染,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足,严重的糖尿病足需要截肢。



5、血糖指数飙升

空腹血糖超过13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20mmol/L,即使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也要及时就医。


因为可能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而这两种并发症,单靠自行吃药是无法解决的。


说完要及时就医的情况,在就医过程中,给大家提供3条就诊小贴士:


就诊小贴士

1、挂号选择:

  • 挂专家号:病情可能加重或有改变;

  • 挂普通门诊:日常取药;

(如果一直都有固定的主治医生,则更倾向于挂固定的医生号)

2、就诊前需要准备好:既往病历,检查报告,近期居家检测血糖记录;如果病历资料不全,最好能带上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连同包装盒),或者药房的发药清单。

3、就诊时咨询要点:准确提出自己的疑问,最好能提前写好问题,方便理清思路,和医生沟通。



就医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然而没有良好的血糖检测,就没有良好的血糖控制。


因此,下面这4点居家测血糖的注意事项,请高血糖人士收藏好,让血糖检测更准确。


居家测血糖,牢记4点注意事项


1

学会正确测血糖


除了要明确步骤以外,测量血糖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这几个要点:


  • 酒精消毒,而非碘伏;

  • 采指侧而非指头正中间,不要用手挤压出血;

  • 用清水洗手,不要用带酸碱性的洗涤剂洗;

  • 每半年到1年校准一次血糖仪。


2

采血时间要找对


空腹血糖:过夜禁食8-12小时,在次日早8点前所测的血糖值。(间隔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行)


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饭的第一口开始算起,到2小时所测的血糖值。


3

检测频率要把握


血糖近期不稳定,起伏比较大的人:每天检测4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有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最好加测晚餐前及睡前血糖。


病情长期稳定的患者:可以每两周选择一天测4次血糖。


4

正确记录血糖值


用一本专用的本子,记录每次检测血糖的数值,方便后期形成数据合集,并在每次复诊时,将记录本带给门诊医生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和高血糖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糖友们保持乐观心态,以及耐心与细心。发现症状及时就医,日常做好检测工作,一定可以将血糖牢牢控制。


关于高血糖,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举报

热点文章